1.选择题- (共2题)
A.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之说,其中的“象形”是指依照事物的形状构成汉字的字形,比如“刀”“木”;“指事”指的是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事性的形体或符号,比如“刃”“本”。 |
B.“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五代孟昶题在寝门桃符板上的对联,相传这是最早的对联,也是最早的春联,王安石诗中的“总把新桃换旧符”指的就是贴春联。 |
C.《论语》中“仁”字共出现过104次,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总是根据不同的对象,对“仁”进行不同的阐述。 |
D.《兰亭集序》开篇说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即公元353年,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可以推算出公元357年是丁辰年。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一)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二)
项羽在戏下①,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提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
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既出,沛公留车骑,独骑一马,与樊哙等四人步从,从间道山下归走霸上军,而使张良谢项羽。
(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注)①戏下,戏水之下,戏水在陕西临潼东,源出骊山,北流经古戏亭东,又北入谓。【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籍:登记 |
B.不如因善遇之。 遇:遇见 |
C.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暴:指(军队)露宿 |
D.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解:涣散 |
A.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 |
B.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 |
C.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 |
D.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 |
A.沛公对项伯表现出十分尊重和信任,实则希望项伯能够替自己解围。 |
B.樊哙心急如焚闯军门,奋不顾身救主人,充分显示了他与刘邦的君臣之谊。 |
C.文段二中不仅写出樊哙的忠诚和勇敢,更突出了他的足智多谋。 |
D.刘邦能够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樊哙功不可没。 |
(1)所以遺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3)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