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全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
B.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D.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可以养松乔之寿 |
3.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且贰于楚也 贰:对……有二心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③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治:治理
④永保无疆之休 休:停止 ⑤能克终者盖寡 克:能够 ⑥其可忽乎 忽:忽略
⑦宏兹九德 宏:扩大,弘扬 ⑧代下司职 司:管理
①且贰于楚也 贰:对……有二心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③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治:治理
④永保无疆之休 休:停止 ⑤能克终者盖寡 克:能够 ⑥其可忽乎 忽:忽略
⑦宏兹九德 宏:扩大,弘扬 ⑧代下司职 司:管理
A.①②⑤ | B.②⑦⑧ | C.②④⑦ | D.⑥⑦⑧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小题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易:改变 | B.而又有剪发杜门 杜:杜绝 |
C.素不闻诗书之训 训:教诲 | D.视五人之死 视:比较 |
A.大阉之乱 亦以明死生之大 | B.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 则尽其天年 |
C.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显荣于身后 | D.是以蓼洲周公 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
A.不能容于远近 | B.大阉亦逡巡畏义 | C.安能屈豪杰之流 | D.人皆得以隶使之 |
(1)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3.其他- (共12题)
6.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活用类型。
①道芷阳间行: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 ④不能容于远近:
⑤居安思危: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⑦则思江海下百川: ⑧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①道芷阳间行: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 ④不能容于远近:
⑤居安思危: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⑦则思江海下百川: ⑧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7.
翻译下列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并思考推断词意句意的方法。
子张问:“令尹子兰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子曰:“忠矣。”(《论语·公冶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
子张问:“令尹子兰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子曰:“忠矣。”(《论语·公冶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
8.
解释下列多义词。
⑤除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⑥已 无能为也已 亦已众矣 学不可以已
⑦请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⑧相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则噪而相逐
⑤除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⑥已 无能为也已 亦已众矣 学不可以已
⑦请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⑧相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则噪而相逐
9.
注意句式特点,翻译下列句子。
①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式:_____________
②夫晋,何厌之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式:______________
①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式:_____________
②夫晋,何厌之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式:______________
11.
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视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
②按 按诛五人 缇骑按剑而前
③治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④易 以乱易整,不武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①视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
②按 按诛五人 缇骑按剑而前
③治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④易 以乱易整,不武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12.
利用结构对称的句式特点推断其义。
(1)利用加“ ”的字,推断或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并体会这种解释词义的方法。
①则思慎始而敬终:__________②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___________③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______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__________⑤奉之弥繁,侵之愈急:_________
⑥变姓名,诡踪迹:__________⑦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__________
(2)迁移练习:利用结构对称法解释句中的加点字。
①讲章句、课文字而已:______ ②周穷振乏,家无余财:____③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足以周役:_______
④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______ ⑤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________
⑥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______ ⑦流血漂橹,追亡逐北:______
(1)利用加“ ”的字,推断或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并体会这种解释词义的方法。
①则思慎始而敬终:__________②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___________③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______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__________⑤奉之弥繁,侵之愈急:_________
⑥变姓名,诡踪迹:__________⑦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__________
(2)迁移练习:利用结构对称法解释句中的加点字。
①讲章句、课文字而已:______ ②周穷振乏,家无余财:____③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足以周役:_______
④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______ ⑤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________
⑥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______ ⑦流血漂橹,追亡逐北:______
13.
“其”字重点练。
(1)说出下列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并注意发现“其”字用法的位置特点。
①必固其根本:________
②其为惑也终不解矣:___________③信者效其忠:______________④失其所与:__________
⑤其可忽乎:__________⑥其皆出于此乎:__________⑦吾其还也:__________
(2)试归纳“其”字用法的位置特点
(1)说出下列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并注意发现“其”字用法的位置特点。
①必固其根本:________
②其为惑也终不解矣:___________③信者效其忠:______________④失其所与:__________
⑤其可忽乎:__________⑥其皆出于此乎:__________⑦吾其还也:__________
(2)试归纳“其”字用法的位置特点
A.用作代词:______________ | B.用作副词,表推测反问:_______________ |
C.用作副词,表婉商、祈使:____________ | D.用作连词:___________ |
14.
试着运用上面的辨识方法,判断下列句中加点的偏义词偏指何意。
①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 偏指____________
②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偏指____________
③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偏指____________
④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指____________
①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 偏指____________
②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偏指____________
③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偏指____________
④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指____________
15.
说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①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_________ ②夫晋,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
③ 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 ④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_____
⑤ 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 ⑥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____________
①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_________ ②夫晋,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
③ 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 ④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_____
⑤ 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 ⑥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其他:(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