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模块备考方略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45235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20/3/19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分别是指官职提升、暂时代理官职和削除官职。
B.告老,古代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与之意思相近的还有“致仕”“下车”等。
C.,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之死。
D.,古代帝王或高官死后的封号。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百丈山记

[宋]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注),无足观。独其西阁为,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若涌若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选自《宋代散文选注》,有删改)

(注)卑庳迫隘:房屋矮小狭窄。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度石梁,两崖 循:沿着
B.独其西阁为 胜:优胜
C.前芦山    揖:拱手行礼,此处指对着
D.不可数    殚:尽,竭尽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B.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C.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D.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丈山优美的风景大概从登上山三里多路,再越过十多级台阶才开始。
B.百丈山幽美险峻。既有小桥流水,凉风习习;又有峭壁飞瀑,水石相击。
C.百丈山上虽然有座庵,但庵里只有几间老屋,低矮狭窄,没有观赏的价值。
D.芦山独立挺拔。周围几百里间的高低山峰,都历历在目,十分分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
②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③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韦贯之,名纯,宪宗,逐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索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荐者喜,骤以共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

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转右补阙,而纁代为御史。元和元年,宰相杜佑子从郁为补阙,贯之持不可,寻降为左拾遗。复奏:“拾遗、补阙虽品不同,皆是谏官。父为宰相,子为谏官,若政有得失,不可使子论父。”改为秘书丞。新罗人金忠义以机巧进,至少府监,荫其子为两馆生。贯之持其籍不与,曰:“工商之子,不当仕。”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讨吴元济也,贯之请释镇州,专力淮西,且言:“陛下岂不知建中事乎?始于蔡急而魏应也,齐、赵同起,德宗引天下兵诛之,物为殚屈,故朱泚乘以为乱。此非它,速于扑灭也。今陛下独不能少忍,俟蔡平而诛镇邪?”时帝业已讨镇,不从。终之,蔡平,镇乃服。初,讨蔡,以宣武韩弘为都统,又诏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兵以进。贯之以为诸将四面讨贼,各速进取,今若置统督,复令二帅连营,则持重养威,未可以岁月下也。亦不从。后四年乃克蔡,皆如贯之策运。

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贯之曰:“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思宠耶?”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不涉旬,出为湖南观察使。后罢为太子詹事,分司东都。穆宗立,即拜河南尹,以工部尚书召。未行,卒,年六十二,诏赠尚书右仆射,谥曰

(摘自《旧唐书》《新唐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B.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C.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竞罢去之
D.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竞罢去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语言禁忌现象。韦贯之,名纯,因避唐宪宗李纯讳,别人只能用字称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来称呼自己。
B.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
C.“工商”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简称,在封建社会里为杂色之流,可追求物质享受,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更不可超授官秩。
D.赠,对已死的官员,古代皇帝可依据其生前功绩赠官、赠谥。“尚书右仆射”是皇帝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官职,“贞”是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谥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贯之刚强正派,不阿权贵。他被人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表示愿意结识他并举荐他给皇上。韦贯之并没在意,几年没有去拜访李实,失去了通过李实推荐而升迁的机会。
B.韦贯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上书推荐弟弟韦纁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当时人们并不认为他偏私;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致使杜从郁的官职一降再降为秘书丞。
C.韦贯之洞察力强,料事如神。讨伐吴元济时,韦贯之建议先放下镇州,全力对付淮西;不赞成设置都统的同时又令二帅连营,这些德宗都没纳。事后证明韦贯之是正确的。
D.韦贯之为官敢言,坚守正义。唐宪宗的宠臣张宿被提拔为左补阙后,出使外地,宰相裴度为他请求章服,韦贯之严词坚决反对。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荐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
(2)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