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6单元第17篇游沙湖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4511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20/3/22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B.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C.余以手为口D.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买田其间,因往田(相:观察,察看)B.书不数字,辄深人意(了:了解)
C.疾,与之同游清泉寺(愈:厉害,严重)D.是日剧饮而归(剧饮:豪饮,痛饮)
3.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特殊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皆一时异人也
A.妪,先大母婢也B.异乎三子者之撰
C.而智勇多困于所溺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百丈山记

[宋]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注),无足观。独其西阁为,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若涌若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选自《宋代散文选注》,有删改)

(注)卑庳迫隘:房屋矮小狭窄。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度石梁,两崖(循:沿着)B.独其西阁为(胜:优胜)
C.前芦山(揖:拱手行礼,此处指对着)D.不可数(殚:尽,竭尽)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B.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C.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D.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丈山优美的风景大概从登上山三里多路,再越过十多级台阶才开始。
B.百丈山幽美险峻。既有小桥流水,凉风习习,又有峭壁飞瀑,水石相击。
C.百丈山上虽然有座庵,但庵里只有几间老屋,低矮狭窄,没有观赏的价值。
D.芦山独立挺拔。周围几百里间的高低山峰,都历历在目,十分分明。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2)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若涌若没,顷刻万变。
(3)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