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9.
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放置,则下列结论①∠1=∠3;②如果∠2=30°则有AC∥DE;③如果∠2=30°,则有BC∥AD;④如果∠2=30°,必有∠4=∠C,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2.填空题- (共9题)
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方向,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依次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A5(2,1),…,则点A2018的坐标是_____.

18.
如图是某班48名同学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分数频数分布直方图(分数只取整数),图中从左到右的小长方形的高度比为1:3:6:4:2,由图可知其分数在70.5~80.5范围内的人数是_____人.

3.解答题- (共6题)
22.
某中学准备购进A、B两种教学用具共40件,A种每件价格比B种每件价格贵8元,同时购进2件A种教学用具和3件B种教学用具恰好用去116元.
(1)求A、B两种教学用具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学校准备用不少于880元且不多于900元的金额购买A、B两种教学用具,问A种教学用具最多能购买多少件?
(1)求A、B两种教学用具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学校准备用不少于880元且不多于900元的金额购买A、B两种教学用具,问A种教学用具最多能购买多少件?
23.
某校为了了解初三年级1000名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从该年级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将他们按体重(均为整数,单位:kg)分成五组(A:39.5~46.5;B:46.5~53.5;C:53.5~60.5;D:60.5~67.5;E:67.5~74.5),并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C组学生的频率为 ,在扇形统计图中D组的圆心角是 度;
(3)请你估计该校初三年级体重超过60kg的学生大约有多少名?

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C组学生的频率为 ,在扇形统计图中D组的圆心角是 度;
(3)请你估计该校初三年级体重超过60kg的学生大约有多少名?
24.
探索:小明和小亮在研究一个数学问题:已知AB∥CD,AB和CD都不经过点P,探索∠P与∠A、∠的数量关系.
发现:在图1中,小明和小亮都发现:∠APC=∠A+∠C;

小明是这样证明的:过点P作PQ∥AB
∴∠APQ=∠A( )
∵PQ∥AB,AB∥CD.
∴PQ∥CD( )
∴∠CPQ=∠C
∴∠APQ+∠CPQ=∠A+∠C
即∠APC=∠A+∠C
小亮是这样证明的:过点作PQ∥AB∥CD.
∴∠APQ=∠A,∠CPQ=∠C
∴∠APQ+∠CPQ=∠A+∠C
即∠APC=∠A+∠C
请在上面证明过程的过程的横线上,填写依据;两人的证明过程中,完全正确的是 .
应用:
在图2中,若∠A=120°,∠C=140°,则∠P的度数为 ;
在图3中,若∠A=30°,∠C=70°,则∠P的度数为 ;
拓展:
在图4中,探索∠P与∠A,∠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发现:在图1中,小明和小亮都发现:∠APC=∠A+∠C;

小明是这样证明的:过点P作PQ∥AB
∴∠APQ=∠A( )
∵PQ∥AB,AB∥CD.
∴PQ∥CD( )
∴∠CPQ=∠C
∴∠APQ+∠CPQ=∠A+∠C
即∠APC=∠A+∠C
小亮是这样证明的:过点作PQ∥AB∥CD.
∴∠APQ=∠A,∠CPQ=∠C
∴∠APQ+∠CPQ=∠A+∠C
即∠APC=∠A+∠C
请在上面证明过程的过程的横线上,填写依据;两人的证明过程中,完全正确的是 .
应用:
在图2中,若∠A=120°,∠C=140°,则∠P的度数为 ;
在图3中,若∠A=30°,∠C=70°,则∠P的度数为 ;
拓展:
在图4中,探索∠P与∠A,∠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填空题:(9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