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提升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06431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3/8

1.单选题(共8题)

1.
如图,OB⊥CD于点O,∠1=∠2,则∠2与∠3的关系是( )
A.∠2=∠3B.∠2与∠3互补
C.∠2与∠3互余D.不能确定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向该直线画垂线,垂足一定在该直线上
B.在同一平面内,过线段或射线外一点向该线段或射线画垂线,垂足一定在该线段或射线上
C.过线段或射线外一点不一定能画出该线段或射线的垂线
D.过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一点画的一条直线与该直线垂直
3.
如图,从位置P到直线公路MN共有四条小道,若用相同的速度行走,能最快到达公路MN的小道是(  )
A.PAB.PBC.PCD.PD
4.
已知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abc,若abbc,则直线a与直线c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平行
C.垂直
D.平行或相交
5.
如图,四边形纸片ABCD,以下测量方法,能判定ADBC的是(  )
A.∠B=∠C=90°
B.∠B=∠D=90°
C.ACBD
D.点ADBC的距离相等
6.
如图,BD平分∠ABC,DE∥BC,则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
A.2对B.3对C.4对D.5对
7.
如图,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8.
如图,把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直尺的一边上,若∠1=50°,则∠2的度数为(  )
A.55°B.50°C.45°D.40°

2.选择题(共3题)

9.选择下适当的仪器,按要求填写:
10.和平宪法自1947年施行以来已根植于日本社会,代表了广大日本国民的意志,修宪图谋受到多数日本国民质疑和抗议,背离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为了世界和平与发展,我们必须(    )

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富裕

③保障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④巩固联合国的领导作用

11.和平宪法自1947年施行以来已根植于日本社会,代表了广大日本国民的意志,修宪图谋受到多数日本国民质疑和抗议,背离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为了世界和平与发展,我们必须(    )

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富裕

③保障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④巩固联合国的领导作用

3.填空题(共4题)

12.
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________
13.
观察如图所示的长方体.

(1)用符号表示下列两棱的位置关系:AB___A′B′,AA′_____AB,D′A′_____D′C′,AD______B
A.
(2) A′B′与BC所在的直线是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它们_____平行线.(填“是”或“不是”)
14.
如图,直线ABCDBC平分∠ABD.若∠1=54°,则∠2=________°.
15.
如图是一汽车探照灯纵剖面,从位于O点的灯泡发出的两束光线OB,OC经过灯碗反射以后平行射出,如果∠ABO=α,∠DCO=β,则∠BOC的度数是_____.

4.解答题(共7题)

16.
如图,AB∥DE∥GF,∠1:∠D:∠B=2:3:4,求∠1的度数?
17.
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AOC=∠BOC,OC是∠AOD的平分线.判断O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8.
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锐角相等.如图①,一束光线m射到平面镜a上,被a反射后的光线为n,则入射光线m、反射光线n与平面镜a所夹的锐角相等,即∠1=∠2.
如图②所示,AB,CD为两面平面镜,经过两次反射后,入射光线m与反射光线n之间的位置关系会随之改变,请你计算:图②中,当两平面镜AB,CD的夹角∠ABC是多少度时,可以使入射光线m与反射光线n平行但方向相反.
19.
如图,M是直线AB外一点,过点M画直线MN与AB交于点N,过点M画直线CD,使得CD∥AB.
20.
如图,已知A,B是直线GH上两点,AC⊥AE, BD⊥BF,∠1=∠2,直线AE与BF平行吗?为什么?
21.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AE、CF分别平分∠BAD和∠BCD.求证:AE∥CF.
22.
如图,射线AM∥BN,点E,F,D在射线AM上,点C在射线BN上,且∠BCD=∠A,BE平分∠ABF,BD平分∠FB
A.
(1)求证:AB∥C
B.
(2)如果平行移动CD,那么∠AFB与∠ADB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两个角的比值.
(3)如果∠A=100°,那么在平行移动CD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AEB=∠BDC?若存在,求出此时∠AEB的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