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6.2中位数与众数练习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9164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选择题(共13题)

1.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以下关于“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以下关于“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叙述,正确的是(  )

3.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以下关于“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叙述,正确的是(  )

4.

语汇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与如图形势图相符的语汇是(  )

5.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文明史纲》

6.

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7.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8.

下列历史人物中,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是(  )

9.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列强侵华手段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经济侵略经历了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在政治侵略上,清政府置于列强控制之下,对列强的话唯唯是诺,这种“以华治华”局面是在(  )签订之后形成的。

10.

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请解释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


11.

如图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英勇就义,从容赴死的图景.就义时他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处的“贼”是指(  )

12.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13.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2.单选题(共5题)

14.
数学老师布置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课代表将全班同学的答题情况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如图),根据图表,全班每位同学做对题数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
A.8,8B.8,9C.9,9D.9,8
15.
有1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6,另有2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3,那么所有这3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
A.3.5B.4C.4.5D.5
16.
某校10名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时间分别为: 3,3,6,4,3,7,5,7,4,9(单位:小时),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
A. 9和7B. 3和3C. 3和4.5D. 3和5
17.
9位学生的鞋号由小到大是:20,21,21,22,22,22,22,23,23.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鞋厂最感兴趣的是( )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平均数和中位数
18.
10名初中毕业生的中考体育考试成绩如下:25 26 26 26 26 27 28 29 29 30 ,这些成绩的中位数是 ( )
A.25B.26C.26.5D.30

3.填空题(共9题)

19.
某校在一次考试中,甲乙两班学生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
分数
50
60
70
80
90
100
人数

1
6
12
11
15
5

3
5
15
3
13
11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班众数为______分,乙班众数为______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______班.
(2) 甲班的中位数是_______分,乙班的中位数是______分.
(3) 若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则成绩较好的是______班.
20.
万州区某学校四个绿化小组,在植树节这天种下白杨树的棵数如下:10,10,x,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
21.
已知一组数据1,a,4,4,9,它的平均数是4,则a等于____,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
22.
某班的5位同学在“救助贫困学生”捐款活动中,捐款数如下(单位:元):8,3,8,2,4,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___.
23.
从一个班抽测了6名男生的身高,将测得的每一个数据(单位:cm)都减去165.0cm,结果如下:−1.2,0.1,−8.3,1.2,10.8,−7.0这6名男生中最高身高与最低身高的差是_____;这6名男生的平均身高约为________(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24.
某班50名学生右眼视力的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视力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2
1.5
人数
1
1
3
4
3
4
4
6
8
10
6
 
该班学生右眼视力的众数是_______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_______.
25.
数据11,9,7,10,14,7,6,5的中位数是______ ,众数是______。
26.
物理老师布置了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右图是全班解题情况的统计,平均每个学生做对了_____道题;做对题数的中位数为_____;众数为_____;
27.
一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比赛中打出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成绩(环)
7
8
9
10
次数
1
4
4
1
这次成绩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____.

4.解答题(共4题)

28.
我们知道: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数据的平均水平.有一次:小王、小李和小张三位同学举行射击比赛,每人打10发子弹,命中环数如下:
小王:9 7 6 9 9 10 8 8 7 10
小李:7 10 9 8 9 10 6 8 9 10
小张:10 8 9 10 7 8 9 9 10 10
某种统计结果表明,三人的“平均水平”都是9环.根据这一结果,请判断三人运用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的哪一种“平均水平”?(每人写出一个“平均水平”即可)
29.
某校初二年级全体320名学生在电脑培训前后各参加了一次水平相同的考试,考分都以同一标准划分成“不及格”、“及格”、“优秀”三个等级,为了了解电脑培训的效果,用抽签方式得到其中32名学生的两次考试考分等级,所绘制的统计图如图所示,试结合图形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这32名学生培训前考分的中位数所在的等级是_______,培训后考分的中位数所在的等级是________.
(2)这32名学生经过培训,考分等级“不合格”的百分比由_________下降到__________.
(3)估计该校整个初二年级中,培训后考分等级为“合格”与“优秀”的学生共有________名
(4)你认为上述估计合理吗?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 ,
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某市为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开展了对全市学生的普法教育活动.为检验活动效果,组织全市八年级学生参加法律知识测试,并对测试成绩做了详细统计,将测试成绩(成绩都是整数,试卷满分30分)绘制了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请回答:

(1)参加全市法律知识测试的学生有______名同学.
(2)中位数落在______分数段内.
(3)若用各分数段的中间值(如的中间值为8)来代替本段均分,请你估算本次测试成绩全市均分约是多少?
31.
某市部分学生参加了2005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决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已知竞赛成绩都是整数,试题满分为140分,参赛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全市共有多少人参加本次数学竞赛决赛?最低分和最高分在什么范围内?
(2)经竞赛组委会评定,竞赛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考生均可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求此次参加本次竞赛决赛考生的获奖比例;
(3)决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哪个分数段内?
(4)上表还提供了其他信息,例如:“没获奖的人数为105人”等等,请你再写出两条此表提供的信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3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9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