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2.
某市居民用电的电价实行阶梯收费,收费标准如下表:
七月份是用电高峰期,李叔计划七月份电费支出不超过200元,直接写出李叔家七月份最多可用电的度数是( )
一户居民每月用电量x(单位:度) | 电费价格(单位:元/度) |
0<x≤200 | 0.48 |
200<x≤400 | 0.53 |
x>400 | 0.78 |
七月份是用电高峰期,李叔计划七月份电费支出不超过200元,直接写出李叔家七月份最多可用电的度数是( )
A.100 | B.396 | C.397 | D.400 |
8.
某中学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决定开设①踢毽子;②篮球;③跳绳;④乒乓球四种运动项目.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种运动项目,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两个统计图,依据图中信息,得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本次共调查300名学生 |
B.扇形统计图中,喜欢篮球项目的学生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大小为45° |
C.喜欢跳绳项日的学生人数为60人 |
D.喜欢篮球项目的学生人数为30人 |
9.
如图,小章利用一张左、右两边已经破损的长方形纸片ABCD做折纸游戏,他将纸片沿EF折叠后,D,C两点分别落在点D′,C′的位置,∠DEF=∠D′EF,并利用量角器量得∠EFB=66°,则∠AED′的度数为( )


A.66° | B.132° | C.48° | D.38° |
2.选择题- (共2题)
3.填空题- (共4题)
14.
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
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已知:直线l及其外一点A(如图1).
求作:l的平行线,使它经过点A.
小凡利用两块形状相同的三角尺进行如下操作:
如图2所示:
(1)用第一块三角尺的一条边贴住直线l,第二块三角尺的一条边紧靠第一块三角尺;
(2)将第二块三角尺沿第一块三角尺移动,使其另一边经过点A,沿这边作出直线AB,所以,直线AB即为所求.
老师说:“小凡的作法正确.”
请回答:小凡的作图依据是_____.
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已知:直线l及其外一点A(如图1).
求作:l的平行线,使它经过点A.
小凡利用两块形状相同的三角尺进行如下操作:
如图2所示:
(1)用第一块三角尺的一条边贴住直线l,第二块三角尺的一条边紧靠第一块三角尺;
(2)将第二块三角尺沿第一块三角尺移动,使其另一边经过点A,沿这边作出直线AB,所以,直线AB即为所求.
老师说:“小凡的作法正确.”
请回答:小凡的作图依据是_____.

4.解答题- (共6题)
17.
学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之后,老师写出了一个方程组如下:
,要求把这个方程组赋予实际情境.
小军说出了一个情境:学校有两个课外小组,书法组和美术组,其中书法组的人数的二倍比美术组多5人,书法组平均每人完成了4幅书法作品,美术组平均每人完成了3幅美术作品,两个小组共完成了40幅作品,问书法组和美术组各有多少人?
小明通过验证后发现小军赋予的情境有问题,请找出问题在哪?

小军说出了一个情境:学校有两个课外小组,书法组和美术组,其中书法组的人数的二倍比美术组多5人,书法组平均每人完成了4幅书法作品,美术组平均每人完成了3幅美术作品,两个小组共完成了40幅作品,问书法组和美术组各有多少人?
小明通过验证后发现小军赋予的情境有问题,请找出问题在哪?
19.
为了更好改善河流的水质,治污公司决定购买10台污水处理设备.现有A,B两种型号的设备,其中每台的价格,月处理污水量如下表:经调查:购买一台A型设备比购买一台B型设备多2万元,购买2台A型设备比购买3台B型设备少6万元.
(1)求a,b的值;
(2)治污公司经预算购买污水处理设备的资金不超过105万元,你认为该公司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3)在(2)的条件下,若每月要求处理污水量不低于2040吨,为了节约资金,请你为治污公司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方案.
| A型 | B型 |
价格(万元/台) | a | b |
处理污水量(吨/月) | 240 | 200 |
(1)求a,b的值;
(2)治污公司经预算购买污水处理设备的资金不超过105万元,你认为该公司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3)在(2)的条件下,若每月要求处理污水量不低于2040吨,为了节约资金,请你为治污公司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方案.
21.
问题情境:如图1,AB∥CD,∠PAB=130°,∠PCD=120°,求∠APC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过点P作PE∥AB,通过平行线性质来求∠APC.
(1)按小明的思路,请你求出∠APC的度数;
(2)问题迁移:如图2,AB∥CD,点P在射线OM上运动,记∠PAB=α,∠PCD=β,当点P在B,D两点之间运动时,问∠APC与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3)联想拓展:在(2)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B,D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O,B,D三点不重合),请直接写出∠APC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
(4)解决问题:我们发现借助构造平行线的方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随着以后的学习你还会发现平行线的许多用途.试构造平行线解决以下问题.
已知:如图3,三角形ABC,求证:∠A+∠B+∠C=180°
(1)按小明的思路,请你求出∠APC的度数;
(2)问题迁移:如图2,AB∥CD,点P在射线OM上运动,记∠PAB=α,∠PCD=β,当点P在B,D两点之间运动时,问∠APC与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3)联想拓展:在(2)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B,D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O,B,D三点不重合),请直接写出∠APC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
(4)解决问题:我们发现借助构造平行线的方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随着以后的学习你还会发现平行线的许多用途.试构造平行线解决以下问题.
已知:如图3,三角形ABC,求证:∠A+∠B+∠C=180°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