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芜湖中华艺术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信息技术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4564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0

1.选择题(共30题)

1.
赵军非常喜欢玩网络游戏,为了使自己成为“霸主”,苦心研究出一个可以窃取其它网友“游戏武器”的程序,赵军的行为属于(   )。
A.信息污染
B.信息犯罪
C.信息泛滥
D.信息共享
2.
某品牌家用计算机的配置为:Intel奔腾4 2.8GHz/2GB/250GB/50X/15',表示硬盘容量的参数是
A.Intel奔腾4 2.8GHz
B.2GB
C.250GB
D.50X
3.
下列( )不属于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
A.通信技术B.微电子技术C.大规模生产技术D.计算机技术
4.
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的决策的重要依据
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
D.人类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促进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古代的人们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博学,家里书多得以致搬家时要用车来拉,那时的书是以笨重的竹简、木简为载体,这体现了信息的(    )特性。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价值性
6.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与第 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密切联系。
A.一
B.四
C.二
D.三
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要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才能表现出来
B.信息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C.信息是一种资源,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D.信息的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8.
某假日活动小组准备周六上午去农场参加社会实践。周五晚上组长从天气预报中得知周六可能有雨,他想采用比较快捷的方式通知小组成员带上雨具,则下列方式中较合适的是(  )。
①打电话;②发手机短信;③利用传统书信;④利用QQ等实时交流工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
小红同学在做一份电子报刊时,上网查找了一些资料,这是(  )过程。
A.信息的存储
B.信息的收集
C.信息的传递
D.信息的处理
10.
信息技术的英文全称是(     ),简称“IT”。
A.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nformation  Technique
C.Communication  Transmit
D.Information  Transmit
11.
一天,小明的朋友用QQ传送了一个文件给他,小明立即接收并打开了该文件,此后小明的电脑便中了“QQ尾巴病毒”。下面哪一项不是小明的计算机中毒的可能原因(     )。
A.对好友传送的文件防范病毒意识不强
B.杀毒软件没有及时升级
C.病毒防火墙是盗版的
D.硬盘没有定期整理
12.
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某些思维活动,如医疗诊断、定理证明等,这些应用都属于(   )
A.数值计算
B.自动控制
C.人工智能
D.辅助教育
13.
人们把人造卫星发射上天,得到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和情报,这是(  )的过程。
A.信息处理
B.信息存储
C.信息加工
D.信息采集
14.
计算机黑客(英文名Hacker)是(    )
A.一种病毒
B.一种游戏软件
C.一种不健康的网站
D.指利用不正当手段窃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口令和密码的人
15.
"两个人交换手中的一个苹果,每个人手中还是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所掌握的一份信息,每个人便拥有了两份信息。"这句话体现了信息的(   )。
A.共享性
B.时效性
C.依附性
D.价值相对性
16.
中央气象台2011年9月29日发布台风“纳沙”警报,并要求广东电白到海南琼海一带需重点防范,迅速做好防御台风的工作,从而将人员、财物的损失降到了最低。从信息的角度来说,以上消息最能体现出信息的(   )。
A.时效性、价值性
B.可存储、可转换
C.独立性、广泛性
D.增值性、共享性
17.
信息技术是指(    )。
A.网络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多媒体技术
D.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技术
18.
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息要依附于载体而存在。
B.两个人进行交谈或讨论也是在相互传递信息。
C.传递和获得信息的途径可以有很多种。
D.同一条信息对所有人都有价值。
19.
下面那哪些是属于信息技术应用的例子(   )。
①三维动画游戏 ②网上购物 ③电子邮件    ④手机 ⑤语音输入
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0.
《三国演义》中有关“蒋干盗书”的故事说:在赤壁之战时,蒋干从周瑜处偷走了人家事前伪造好的蔡瑁、张允的投降书,交给曹操,结果曹操将二人斩首示众,致使曹操失去了仅有的水军将领;最后落得“火烧三军命丧尽”的下场。这说明信息具有(  )。
A.共享性
B.时效性
C.真伪性
D.价值相对性
21.
在互联网上了解国内外大事属于信息活动的(  )环节。
A.信息收集
B.信息加工
C.信息存储
D.信息传递
22.
王老师在教学与生活中经常使用电脑。请判断他利用了哪些技术不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范畴?(     )
A.使用扫描仪和OCR软件把教材上印刷文字变成电脑文件。
B.上QQ与李老师对手下五子棋。
C.经常上网与计算机下中国象棋。
D.利用金山译霸翻译英文科技资料。
23.
信息获取的过程可分为四个环节,小明在“获取有关奥运会历史上的各种信息”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上网查找有关奥运会历史的信息,属于信息获取的哪个环节?(  )
A.选择信息来源
B.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C.定位信息需求
D.评价信息
24.
“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这句话表明了信息具有(   )的特点?
A.多样性
B.普遍性
C.变化性
D.储存性
25.
软件技术将向多元化、多功能等方向发展,其中(  )是错误的。
A.网络化、多媒体化
B.实现即时的虚拟现实
C.实现交通便捷
D.帮助人们突破语言文字屏障
26.
小玉同学给她的朋友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这是(   )过程。
A.信息的存储
B.信息的加工
C.信息的传递
D.信息的收集
2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正版软件,可以有效防止计算机感染病毒
B.只要尽量少用计算机,就可以防范病毒的入侵
C.计算机病毒会传染给计算机的操作者
D.只要计算机的各零部件性能良好,是能够阻挡病毒入侵的
28.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  )。
A.信息时代
B.电子时代
C.高科技时代
D.现代化时代
29.
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A.火的使用
B.指南针的使用
C.印刷技术的应用
D.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30.
下列不属于采集信息的工具的是(     )。
A.打印机
B.摄像机
C.扫描仪
D.照相机

2.填空题(共2题)

31.
判断题
(1)信息是无处不在的,所有的信息对我们有好处也有坏处 。
(2)现在言论自由,所以中学生可以在网上任意地发表言论 。
(3)信息只有被利用才能体现出价值。
(4)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5)虚假的情报不是信息。
(6)信息的价值在于时效性。
(7)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
(8)1997年“深蓝Ⅱ代”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说明将来电脑完全可以取代人脑。
(9)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完全信赖智能翻译工具(如金山快译)翻译的效果
(10)小明把自己买的正版软件放在网上供别人下载,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32.
信息技术是一把“对刃剑”,它对社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你个人认为应该怎样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从正反两方面来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0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