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同步测试:1.2信息技术简介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4545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0

1.选择题(共13题)

1.
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
李老师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短息内容为“您已获得湖南电视台《天天向上》场外幸运观众三星手机一台,请您先汇款1000元到账户SS342352534234作为办理相关手续费用。”李老师按照短信中的账户汇款后,发现这是一条诈骗短信。这个案例说明信息具有
A.时效性
B.可伪性
C.价值相对性
D.载体依附性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网上聊天,因为对方不知自己的真实姓名,可以和他(她)乱聊,如果他(她)骂我,我还要把他(她)骂得更利害。
B.我要是能制作几个病毒该多好,说明我很行。
C.现在的盗版软件很好用,又可以省很多的钱。
D.网上的信息很丰富,什么都有,我们要仔细辨别,不去浏览那些不健康的、有害的网站。
4.
什么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的主要功能是信息处理?( )
A.感测技术
B.微电子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通信技术
5.
计算机病毒可以使整个计算机甚至网络陷于瘫痪,危害极大。计算机病毒是(   )
A.一种芯片
B.一段特制的程序
C.一种生物病毒
D.一条命令
6.
具有普遍性、共享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等特征。
A.信息技术
B.信息
C.信息素养
D.电脑
7.
关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可以被人们交流、存储或使用
B.信息不可以被交流与传递
C.信息需要通过载体才能传播
D.信息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8.
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四条叙述中,有错误的一条是(   )
A.计算机病毒是—个标记或—个命令
B.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种程序
C.杀毒软件只能查杀已知的病毒
D.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等特点
9.
下列不属于信息传递方式的是(   )。
A.听音乐
B.谈话
C.看书
D.思考
10.
李梅同学在做一份调研报告时,上网查找了一些资料,这是 过程。
A.信息的存储
B.信息的获取
C.信息的传递
D.信息的处理
11.
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
A.购买正版的计算机软件就可以复制使用了
B.侵权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C.计算机软件是一种商品,受到法律保护
D.使用盗版软件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侵权行为
12.
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
B.时效性
C.共享性
D.必要性
13.
信息无处不在,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
A.一台收音机
B.计算机
C.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
D.一本书

2.填空题(共1题)

14.
判断
(1)信息是通过载体表现出来的,我们听到的声音包含信息,看到的图像包含信息,读到的文字包含信息。
(2)信息可以通过声音表现出来,所以说信息可以离开载体。
(3)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
(4)算盘、计算器、计算机,都是计算工具。
(5)计算机是一台电子机器设备,可以根据一组指令或“程序”执行任务,或进行计算。
(6)通常认为人类经历的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指的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