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759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20/1/11

1.情景默写(共1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文帝刘义隆之所以北伐是想取得“___________”的功绩,但是其结局却是“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他为了追求心中美好的事物,即使一次次牺牲生命也不足惜的心志。
(3)《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描写鹏鸟迁徙南冥时,从水面奋起而飞,直上九万里高空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苏子与朋友乘坐小舟举酒互劝的场景。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琵琶行》中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2.材料作文(共1题)

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①“给”,意蕴丰富。有一种“给”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有一种“给”是“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有一种“给”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还有一种“给”是“呼尔而与之”……

②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鲁迅《拿来主义》)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