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景默写- (共1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四个十分精炼的句子叙述了秦王朝在人民反抗下迅速灭亡的历史过程,其中“_______,___________”写阿房宫被焚毁的史实。
(3)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壮阔萧索的秋景,同时抒写了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四个十分精炼的句子叙述了秦王朝在人民反抗下迅速灭亡的历史过程,其中“_______,___________”写阿房宫被焚毁的史实。
(3)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壮阔萧索的秋景,同时抒写了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
2.材料作文- (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作为沂蒙学子,在城市就读大学后写给家人的信;
(2)学校“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主题演讲稿;
(3)新闻报道《中国儿童:自信求新是优长,包容坚韧是短板》的读后感;
(4)国庆节前夕,写给某位曾经在沂蒙大地战斗过的老兵的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圆如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这是蒲松龄对山东煎饼的赞美。“鏊子烧热,面糊摊开,杂粮面糊快速成形,蒸汽弥散,空气中浸润着朴素的甜香……刚出锅的煎饼又脆又香,彻底放凉,就慢慢回软变韧。”这是《舌尖上的中国》中对煎饼制作工艺的介绍。
山东煎饼以沂蒙煎饼为代表,小麦、大豆、玉米、谷子、地瓜面都可以烙成煎饼,但凡蔬食,无论荤素,都可以卷到煎饼里食用,可谓“兼容并包,无所不行”。当年“小米加步枪”帮子弟兵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其实那小米是被加工成煎饼的,因为只有煎饼便于携带,吃起来方便,无需再支灶生火。
过去煎饼主要靠手工制作,耗时费力。随着生活节奏饼也更多地被端上了现代人的餐桌。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借助“煎饼”这一载体,完成写作。(1)作为沂蒙学子,在城市就读大学后写给家人的信;
(2)学校“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主题演讲稿;
(3)新闻报道《中国儿童:自信求新是优长,包容坚韧是短板》的读后感;
(4)国庆节前夕,写给某位曾经在沂蒙大地战斗过的老兵的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