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景默写- (共1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国古代文人受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明显影响,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着极强的忧患意识。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国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了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鸭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3)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中国古代文人受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明显影响,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着极强的忧患意识。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国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了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鸭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3)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作文- (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把握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耕读”是先民所创一种半耕半读的合理生活方式,耕田可养家糊口,读书可修身养性。“耕读传家”逐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
社会进步,“耕读传家”又延伸出“工读传家”,建国初年,刘少奇同志针对民众子女现状,积极倡导“耕(工)读学校”制度。
今天,人们赋予“耕(工)读传家”丰富的社会内涵,并以此劝勉子孙勤于劳作,乐于读书,终成家、国有用之材。
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把握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附录:古人有关诗文,写作时考生可作引用。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唐]韩偓《小隐》:“借得茅斋岳麓西,拟将身世老锄犁。”
[明]钱澄之《田园杂诗》:“日入开我卷,日出把我锄。”
[明]王象晋《言志》:“西塾课儿孙,东皋艺黍稷。”
[清]张履祥《训子语》:“耕与读又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
后人还将[宋]黄庭坚《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中“万卷藏书宜子弟”、[宋]方岳《田头》中“一蓑春雨自农桑”,集句而成对联,高挂大门两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