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作为一种时尚,“文身”备受当今年轻人的欢迎。实际上,这一风尚至少在唐代中晚期就已经出现,被称为“刺青”。在唐代之前,刺青最初并非为了纯粹的时尚审美需求而出现,而是与一种对犯人惩罚的手段——墨刑有着密切的关系。
墨刑又称“黥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之一。“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其具体做法,先在犯人的脸上或额上用刀刻出文字或图案,再染上墨,把它作为受刑人的标志。墨刑是五刑中最轻微的一种,然而,即便如此,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代,子女不能随意损害其身体,墨刑也就成为对有罪之人的严厉惩罚,能使其蒙受终生的耻辱。墨刑的由来与原始社会的文身习俗有关,但不同的是这种刑罚毫无审美功能,反而带有震慑、警戒、惩处的意味,它作为刑罚一开始就与违法乱纪者联系在一起。
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唐代中晚期,首都长安乃至全国范围内就已经出现了街肆恶少纯粹出于自愿、在身上黥刻文字或图案的“刺青”现象,当时刺青的方法几乎和今天的文身无异。就工具而言,刺青多是用针刺于表皮,而非以刀刻划;就身体部位而言,刺青者倾向于刺在臂上或身上等可被衣服覆盖之处,而非在脸上或额头等显而易见的部位;就文字或图案而言,刺青因出于自愿而带有较强的个人喜好色彩或趣味性,刺青的内容,除了山水之外,还有人选择一些印章、与个人经验有关联的诗句或具有神秘色彩的图案。曾有一个街卒在自己身上刺了三十多首白居易为众人熟知的诗歌及相应的插图,荆客陈至把此人唤作“白舍人行诗图”,话虽似刻薄,然而十分形象,令人忍俊不禁。仅就这一类文身而言,实际上是无伤大雅的,无非是为了自娱,同时又引起他人的关注,并不会对社会造成实质性的危害。
唐代以后,有的刺青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带有反抗、叛逆色彩的标志。《水浒传》里宋代梁山好汉史进,虽然正是凭着身上的九条青龙文身得到了“九纹龙”的美称,但他在身上刺“青龙”这一图案本身就暗含了某种令人不安的意图。当局者对将具有政治敏感性、僭越色彩的称号文在自己身上,并借此煽动群众以图不轨的文身者的态度是十分严厉的。
刺青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黥刑,但从对身体发肤的侵害上讲,与黥刑同样应当作为一种刑罚。身体的神圣性使其拥有者不能随意对其进行损害,除非有罪受惩;无罪而自行损害身体,无疑是一种大不孝,这种行为本身便是对传统伦理观念的挑衅。一个可以损害神圣身体的人,对他人也会造成威胁,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包含了危险性和潜在的敌对情绪甚至仇恨。因此,在古代社会,刺青还被认为是一种跳出伦常的“异端”行为,在这一点上,刺青也不同于今天的时尚文身。摘编自《文史知识》2012年第2期)
【小题1】下列关于唐代“刺青”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小题2】(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作为一种时尚,“文身”备受当今年轻人的欢迎。实际上,这一风尚至少在唐代中晚期就已经出现,被称为“刺青”。在唐代之前,刺青最初并非为了纯粹的时尚审美需求而出现,而是与一种对犯人惩罚的手段——墨刑有着密切的关系。
墨刑又称“黥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之一。“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其具体做法,先在犯人的脸上或额上用刀刻出文字或图案,再染上墨,把它作为受刑人的标志。墨刑是五刑中最轻微的一种,然而,即便如此,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代,子女不能随意损害其身体,墨刑也就成为对有罪之人的严厉惩罚,能使其蒙受终生的耻辱。墨刑的由来与原始社会的文身习俗有关,但不同的是这种刑罚毫无审美功能,反而带有震慑、警戒、惩处的意味,它作为刑罚一开始就与违法乱纪者联系在一起。
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唐代中晚期,首都长安乃至全国范围内就已经出现了街肆恶少纯粹出于自愿、在身上黥刻文字或图案的“刺青”现象,当时刺青的方法几乎和今天的文身无异。就工具而言,刺青多是用针刺于表皮,而非以刀刻划;就身体部位而言,刺青者倾向于刺在臂上或身上等可被衣服覆盖之处,而非在脸上或额头等显而易见的部位;就文字或图案而言,刺青因出于自愿而带有较强的个人喜好色彩或趣味性,刺青的内容,除了山水之外,还有人选择一些印章、与个人经验有关联的诗句或具有神秘色彩的图案。曾有一个街卒在自己身上刺了三十多首白居易为众人熟知的诗歌及相应的插图,荆客陈至把此人唤作“白舍人行诗图”,话虽似刻薄,然而十分形象,令人忍俊不禁。仅就这一类文身而言,实际上是无伤大雅的,无非是为了自娱,同时又引起他人的关注,并不会对社会造成实质性的危害。
唐代以后,有的刺青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带有反抗、叛逆色彩的标志。《水浒传》里宋代梁山好汉史进,虽然正是凭着身上的九条青龙文身得到了“九纹龙”的美称,但他在身上刺“青龙”这一图案本身就暗含了某种令人不安的意图。当局者对将具有政治敏感性、僭越色彩的称号文在自己身上,并借此煽动群众以图不轨的文身者的态度是十分严厉的。
刺青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黥刑,但从对身体发肤的侵害上讲,与黥刑同样应当作为一种刑罚。身体的神圣性使其拥有者不能随意对其进行损害,除非有罪受惩;无罪而自行损害身体,无疑是一种大不孝,这种行为本身便是对传统伦理观念的挑衅。一个可以损害神圣身体的人,对他人也会造成威胁,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包含了危险性和潜在的敌对情绪甚至仇恨。因此,在古代社会,刺青还被认为是一种跳出伦常的“异端”行为,在这一点上,刺青也不同于今天的时尚文身。摘编自《文史知识》2012年第2期)
【小题1】下列关于唐代“刺青”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唐代“刺青”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古代的刑罚有关,第二阶段才成为几乎和今天的文身无异的风尚。 |
B.到唐代中晚期,“刺青”现象基本在全国范围出现,“刺青”的群体是街肆恶少,他们黥刻文字或图案完全出于自愿。 |
C.它在使用的工具、所在身体部位、刺出的文字或图案所体现的个意愿、具体内容等方面均不同于古代“墨刑”。 |
D.以诗句为内容的刺青,是为了自娱,同时还能引起他人的关注,既无伤大雅,也不会对社会造成实质性的危害。 |
A.唐代之前的“刺青”与后来为了纯粹的时尚审美需求而出现的“刺青”并不一样,而与作为处罚手段的“墨刑”关系密切。 |
B.在古代,“墨刑”能成为一种使有罪之人蒙受终生耻辱的严厉惩罚,是因为这种刑罚能损害有罪之人“受之父母”的身体。 |
C.《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史进身上的刺青图案,表明宋代的刺青已经变成了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反抗、叛逆色彩的标志。 |
D.如果有人想借助文在身上具有政治敏感性或僭越色彩的称号去煽动群众图谋不轨,会受到当局者十会严厉的惩处。 |
A.原始社会的文身习俗有审美的功能,墨刑的由来虽然与原始社会的文身习俗有关,但它一开始就和违法乱纪者联系在一起。 |
B.唐代街卒“白舍人行诗图”刺青的内容,除了体现了这个街卒的个人喜好,还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时“刺青”的内容自由而随意。 |
C.从身体的神圣性上说,只有有罪的人才可自行损害身体,并以此作为受惩方式,因此,刺青是应该作为一种刑罚而存在的。 |
D.一个在身上刺青的人,是一个无视身体神圣的人,这样的人是一种“异端”,是具有危险性和潜在敌对情绪甚至仇恨的人。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打开闸门
(1)
聂小汶走进那间办公室时,神情有些恍惚。
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回国之后,这大半年来,她不断在找工作、面试之中兜兜转转。不断在被拒绝,重新填写履历表、应征之间摆摆荡荡。犹如被隔绝在栏栅外的迷失的羔羊一般,寒冷、饥饿、无助,委实使她心力交瘁。并非纯粹的经济不景气,并非她资格有问题。她有大学文凭,精通中英文,有辅导员的资格,甚至有张神学院文凭,又如何?她不断退而求其次,从应征广播导播、到教会同工、到基金会的秘书、到福音出版社的编辑,到商展会的协调员,碰壁就是碰壁!
这是今年来第7份应征的工作了吧?
难怪她紧张,她精神恍惚… 再一次失败,她准崩溃了!
“聂小汶,你可以进去了。”秘书呼唤她的名字,她打起精神,踏进那间办公室。
她面对的是一个超年轻的CEO,叫作ALEX,他劈头第一问题是:
“根据你提供了履历,你曾经在感化院做过辅导员?”
“是的…”
ALEX皱眉,把身子微微靠向椅背。他看来是那种精明干练,胸有成竹,凡事都逃不过他的锐利的目光。这种领导者,可能有不平凡的经历,可能是奖学金得主,可能毕业于国外的名牌大学。不管有多少可能,肯定一点的是,你绝对别想欺骗他。
“那么,关于Boy’s Home集体逃跑事件…”
又来了!她的精神又蹦紧了!总要面对的!是吗?逃避不了的,是吗?就像烙印般的印记,对吗?几乎每一次面试,她都栽在这个问题上。少年集体逃跑事件,逃跑事件!谁应该为打开闸门负责?谁的疏忽?…
聂小汶的眼眶一下子盈满了泪水。
(2)
为什么?为什么你会打开闸门?而没有锁上,是故意的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那些都是打架、混流氓、偷窃的坏孩子啊!你放走他们,没想到后果吗?没想到这是多么糟糕的事吗?本来,他们在Boy’s Home被改造,被管制与再教育,还有机会改过自新,重返社会。但你这样…这样轻率地放走他们,他们就会回到阴暗的后巷,继续打架、偷窃、吸毒,重新再犯罪,重新再堕落。你为什么打开闸门放他们走?为什么?
--羊,你见过羊吗?被困在羊栏里的羊。
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什么,我想说什么?你体会不到吗?你真的体会不到吗?他们是人啊!我再说,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被锁困在窗口有铁支的房间里。每天运动、上课、吃饭、上厕所,剩余的时间都被关在犹如牢房的有铁栅的房间里。他们需要自由,需要被释放,而不是凶神恶煞的管理员。他们是一群有灵性,有领悟力的孩子。十三岁到十五岁,那么小的孩子啊!如果你是他们的父母,你会怎么想?我能怎样?当然,我承认,我犯了错,我不该打开闸门的,我打开闸门,他们便窜进社会的各个角落,难保他们不会再遇见犯罪的诱引。他们没有足够的抵抗力。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你要为这错误,负起责任!
为什么只要我负责?这个社会不用负责吗?
社会归社会,你归你…
(3)
小汶瞪着年轻的CEO。他准会和许多的主导面试的主管一样,杀出同样的话吧?--你要为这错误负起责任,对不起,我们不能聘请你。
但是,年轻的CEO没有这么说,他静静端详着小汶半响。
“后来怎样?”
“什么后来怎样?”
“喔,我是指那些从感化院逃跑出来的孩子?”
“我不知道…我没有找过他们,他们也没有联络我。但隔了些时候,我依稀…从报章新闻看到的,×××又去混社会,干贩毒的勾当,结果被逮捕。×××杀了人……我时常在想,他们如果继续留在感化院,命运会否不同?”
“我还想知道,那次的事,有没有影响你的人生?”
“当然有…”小汶眼眶又红了。半年来,应征工作,竟然处处碰壁。
“你认得我吗?MISS NIE。”
“你是…”
年轻的CEO终于承认,他就是逃跑者其中之一。
聂小汶难以置信地瞪着ALEX。
“你…你真的就是Boy’s Home的逃跑者之一?”
“是的,15年前的事了,难怪你认不出我了。”
小汶恢复了恍惚,努力把紊乱的思绪整理出来。是真的吗?她只记得在作辅导时,有个高高瘦瘦的少年,老爱问她许多问题。
ALEX微笑着:“喏,老爱问问题的那个!”
“啊,我想起来了…”
小汶的记忆慢慢涌回来了,像溪水潺潺而流。是的,ALEX,他的中文名是刘志强。他很早就学会抽烟、赌博,后来也跟着一班少年流氓贩卖非法光碟。15岁那年,他书包里被搜出有毒品,被关入Boy’s Home!他后来发奋读书,顺利毕业;并得到奖学金,出国留学,然后回来开公司。当初,没有打开闸门,他的命运可能改写,谁知道呢?根据他所知,那些从小汶打开的闸门逃跑出来的少年,际遇都不同。××做了牧师,××在癌症基金会作总干事--你没有错啊,你打开闸门,让很多生命得到重生。
小汶流泪了感觉身上的捆绑消失了,完全被释放了。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面试时Alex直接就问聂小汶是否在感化院工作过,因为他知道面前的这个人就是当年打开感化院闸门的辅导员聂小汶。
B“犹如被隔绝在栏栅外的迷失的羔羊一般”一句说明十五年来聂小汶因感化院事件一直不被社会认可和接受,这让她心力交瘁。
C聂小汶放走感化院那些少年后,虽然没有找过他们,也没有和他们联络,但她关注着报章新闻,仍然在为那些少年的成长担忧。
D文章最后写到聂小汶感觉到“身上的捆绑消失了”,是因为她知道Alex一定会录取她,她应征终将成功。
E这篇小说场景集中,以对话形式展开矛盾冲突,而且情节具有巧合性,这些特点与喜剧的表现手法极为相近。
【小题2】小说的第二部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聂小汶这个人物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对于聂小汶来说,你认为她是否应该打开闸门?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打开闸门
(1)
聂小汶走进那间办公室时,神情有些恍惚。
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回国之后,这大半年来,她不断在找工作、面试之中兜兜转转。不断在被拒绝,重新填写履历表、应征之间摆摆荡荡。犹如被隔绝在栏栅外的迷失的羔羊一般,寒冷、饥饿、无助,委实使她心力交瘁。并非纯粹的经济不景气,并非她资格有问题。她有大学文凭,精通中英文,有辅导员的资格,甚至有张神学院文凭,又如何?她不断退而求其次,从应征广播导播、到教会同工、到基金会的秘书、到福音出版社的编辑,到商展会的协调员,碰壁就是碰壁!
这是今年来第7份应征的工作了吧?
难怪她紧张,她精神恍惚… 再一次失败,她准崩溃了!
“聂小汶,你可以进去了。”秘书呼唤她的名字,她打起精神,踏进那间办公室。
她面对的是一个超年轻的CEO,叫作ALEX,他劈头第一问题是:
“根据你提供了履历,你曾经在感化院做过辅导员?”
“是的…”
ALEX皱眉,把身子微微靠向椅背。他看来是那种精明干练,胸有成竹,凡事都逃不过他的锐利的目光。这种领导者,可能有不平凡的经历,可能是奖学金得主,可能毕业于国外的名牌大学。不管有多少可能,肯定一点的是,你绝对别想欺骗他。
“那么,关于Boy’s Home集体逃跑事件…”
又来了!她的精神又蹦紧了!总要面对的!是吗?逃避不了的,是吗?就像烙印般的印记,对吗?几乎每一次面试,她都栽在这个问题上。少年集体逃跑事件,逃跑事件!谁应该为打开闸门负责?谁的疏忽?…
聂小汶的眼眶一下子盈满了泪水。
(2)
为什么?为什么你会打开闸门?而没有锁上,是故意的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那些都是打架、混流氓、偷窃的坏孩子啊!你放走他们,没想到后果吗?没想到这是多么糟糕的事吗?本来,他们在Boy’s Home被改造,被管制与再教育,还有机会改过自新,重返社会。但你这样…这样轻率地放走他们,他们就会回到阴暗的后巷,继续打架、偷窃、吸毒,重新再犯罪,重新再堕落。你为什么打开闸门放他们走?为什么?
--羊,你见过羊吗?被困在羊栏里的羊。
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什么,我想说什么?你体会不到吗?你真的体会不到吗?他们是人啊!我再说,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被锁困在窗口有铁支的房间里。每天运动、上课、吃饭、上厕所,剩余的时间都被关在犹如牢房的有铁栅的房间里。他们需要自由,需要被释放,而不是凶神恶煞的管理员。他们是一群有灵性,有领悟力的孩子。十三岁到十五岁,那么小的孩子啊!如果你是他们的父母,你会怎么想?我能怎样?当然,我承认,我犯了错,我不该打开闸门的,我打开闸门,他们便窜进社会的各个角落,难保他们不会再遇见犯罪的诱引。他们没有足够的抵抗力。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你要为这错误,负起责任!
为什么只要我负责?这个社会不用负责吗?
社会归社会,你归你…
(3)
小汶瞪着年轻的CEO。他准会和许多的主导面试的主管一样,杀出同样的话吧?--你要为这错误负起责任,对不起,我们不能聘请你。
但是,年轻的CEO没有这么说,他静静端详着小汶半响。
“后来怎样?”
“什么后来怎样?”
“喔,我是指那些从感化院逃跑出来的孩子?”
“我不知道…我没有找过他们,他们也没有联络我。但隔了些时候,我依稀…从报章新闻看到的,×××又去混社会,干贩毒的勾当,结果被逮捕。×××杀了人……我时常在想,他们如果继续留在感化院,命运会否不同?”
“我还想知道,那次的事,有没有影响你的人生?”
“当然有…”小汶眼眶又红了。半年来,应征工作,竟然处处碰壁。
“你认得我吗?MISS NIE。”
“你是…”
年轻的CEO终于承认,他就是逃跑者其中之一。
聂小汶难以置信地瞪着ALEX。
“你…你真的就是Boy’s Home的逃跑者之一?”
“是的,15年前的事了,难怪你认不出我了。”
小汶恢复了恍惚,努力把紊乱的思绪整理出来。是真的吗?她只记得在作辅导时,有个高高瘦瘦的少年,老爱问她许多问题。
ALEX微笑着:“喏,老爱问问题的那个!”
“啊,我想起来了…”
小汶的记忆慢慢涌回来了,像溪水潺潺而流。是的,ALEX,他的中文名是刘志强。他很早就学会抽烟、赌博,后来也跟着一班少年流氓贩卖非法光碟。15岁那年,他书包里被搜出有毒品,被关入Boy’s Home!他后来发奋读书,顺利毕业;并得到奖学金,出国留学,然后回来开公司。当初,没有打开闸门,他的命运可能改写,谁知道呢?根据他所知,那些从小汶打开的闸门逃跑出来的少年,际遇都不同。××做了牧师,××在癌症基金会作总干事--你没有错啊,你打开闸门,让很多生命得到重生。
小汶流泪了感觉身上的捆绑消失了,完全被释放了。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面试时Alex直接就问聂小汶是否在感化院工作过,因为他知道面前的这个人就是当年打开感化院闸门的辅导员聂小汶。
B“犹如被隔绝在栏栅外的迷失的羔羊一般”一句说明十五年来聂小汶因感化院事件一直不被社会认可和接受,这让她心力交瘁。
C聂小汶放走感化院那些少年后,虽然没有找过他们,也没有和他们联络,但她关注着报章新闻,仍然在为那些少年的成长担忧。
D文章最后写到聂小汶感觉到“身上的捆绑消失了”,是因为她知道Alex一定会录取她,她应征终将成功。
E这篇小说场景集中,以对话形式展开矛盾冲突,而且情节具有巧合性,这些特点与喜剧的表现手法极为相近。
【小题2】小说的第二部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聂小汶这个人物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对于聂小汶来说,你认为她是否应该打开闸门?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