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528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20/1/11

1.句子默写(共1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2)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6)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
(7)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的《竹石》)
(8)__________,小人求诸人。(《论语》)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们读杜诗,最好是分年读。拿他的诗分着一年一年地来考察他作诗的背景。要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什么年代,什么背景下写这诗,我们才能真知道杜诗的妙处。后来讲杜诗的,一定要讲每一首诗的真实用意在哪里,有时不免有些过分,而且有些是曲解。我们固然要深究其作诗背景,但若尽用力在考据上,而陷于曲解,则反而弄得索然无味了。但我们若说只要就诗求诗,不必再管它在哪年哪一地方为什么写这首诗,这样也不行。你还是要知道他究竟是在哪一年哪一地为着什么背景而写这诗的。至于这诗之内容,及其真实涵义,你反可不必太深求,如此才能得到他诗的真趣味。倘使你对这首诗的时代背景都不知道,那么你对这诗一定知道得很浅。他在天宝以前的诗,显然和天宝以后的不同,他在梓州到甘肃一路的诗,显然和他在成都草堂的诗有不同,和他出三峡到湖南去一路上的诗又不同。我们该拿他全部的诗,配合上他全部的人生背景,才能了解他的诗究竟好在哪里。

②中国诗人只要是儒家,如杜甫、韩愈、苏轼、王安石,都可以按年代排列来读他们的诗。王荆公诗写得非常好,可是若读王诗全部,便觉得不如杜工部与苏东坡。这因荆公一生,有一段长时间,为他的政治生涯占去了。到他晚年,在南京钟山住下,那一段时期的诗,境界高了,和以前显见有不同。

③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我第一次读苏诗,从他年轻时离开四川一路出来到汴京,如是往下,初读甚感有兴趣,但后来再三读,有些时的作品,却多少觉得有一点讨厌。譬如他在西湖这一段,流连景物,一天到晚饮酒啊,逛山啊,如是般连接着,一气读下,便易令人觉得有点腻。在此上,苏诗便不如杜诗境界之高卓。此因杜工部没有像东坡在杭州、徐州般那样安闲地生活过。在中年期的苏诗,分开一首一首地读,都很好,可是连年一路这样下去,便令人读来易生厌。试问一个人老这样生活,这有什么意义呀?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是他处在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我们读诗,正贵从各家长处去领略。

(节选自钱穆《谈诗》有删改)

【小题1】根据第①段,概括后人读杜诗存在的问题。
【小题2】作者谈诗,举王荆公诗为例,有何作用?
【小题3】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推崇的读诗法。

3.材料作文(共1题)

3.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学习需要自主,经营需要自主,生活也需要自主……

自主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