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3 第2章第2节 森林的开和保护 第1课时 练习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409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9/30

1.综合题(共1题)

1.

   若尔盖湿地(102°29′E~102°59′E,33°25′N~34°00′N)总面积300 000公顷,主要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是中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在该地区形成草本泥炭沼泽的自然条件。
(2)人们大面积开挖沼泽中的泥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3)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的绿化更具有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2.单选题(共8题)

2.
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
①迁移农业  ②迁都巴西利亚  ③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  ④商业性伐木  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3.
(题文)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4.
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已认识到热带雨林保护的意义,因此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不应再负任何责任
B.亚马孙雨林的保护只对这一地区的国家有利
C.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是一对矛盾,不可调和
D.不仅是当地国家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5.
关于亚马孙雨林被毁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的迁移农业B.商业性伐木
C.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过于旺盛D.开辟大型农牧场
6.
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①雨林观光 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
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    )
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手段
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D.巴西政府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8.
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是(    )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   ③受寒流的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陆地面积大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④⑤D.①②⑤
9.
雨林植被生长所需的养分主要储存在
A.土壤B.地下水C.地上植物体D.枯枝落叶

3.选择题(共2题)

10.

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模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11.

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新郎

                                [宋]  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1: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被罢,59岁,此词仿陶氏《停云》“思亲怀友”之意,闲居铅山县自造“停云堂”感怀而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