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国家制定的“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消除贫困的目标。打响了“精准扶贫”的攻坚战。2016年已超额完成1 000万人脱贫目标,同时出现一些成功案例。
我国的贫困地区多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读图,回答下题。

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简述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自然原因。
我国的贫困地区多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读图,回答下题。

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简述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自然原因。
2.单选题- (共4题)
2.
下图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重点生态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
【小题2】各生态功能区( )

【小题1】图中( )
A.①区包括秦岭以及太行山区 |
B.②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内流区 |
C.③区为半干旱半湿润区 |
D.⑤区是喀斯特地貌分布区 |
A.①区重点开展森林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
B.②区保护与开发并重,充分利用水资源 |
C.③区减少圈养,降低草场的利用强度 |
D.④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发展稻作农业 |
3.
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皱脸——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就达十六亿吨!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文中“黄土地”所在的地形区( )
【小题2】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
【小题1】文中“黄土地”所在的地形区( )
A.受降水影响形成深厚的土层 |
B.地处温带草原和荒漠的过渡地带 |
C.有革命圣地延安及窑洞景观 |
D.农业地域类型为传统稻作农业 |
A.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 |
B.发挥黄土肥沃的优势,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 |
C.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导致石漠化现象严重 |
D.通过植树种草及打坝淤地进行有效水土保持 |
4.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1】图中( )
【小题2】图中( )

【小题1】图中( )
A.新疆地区盐碱地比重多大于5% |
B.盐碱地所占比重从东向西递增 |
C.比重大于20%的盐碱地面积最大 |
D.盐碱地的面积西部大于东部 |
A.①地灌溉方式不合理,形成盐碱地 |
B.②地耕地面积小,盐碱地比重大 |
C.③地沙漠面积广,盐碱地面积大 |
D.④地降水变率大,夏季土壤含盐量高 |
5.
搜狐网2015年06月27日消息:山大谷深,全云南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面积的35%,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需要加快治理步伐。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要调查云南省水土流失的分布情况,需要优先准备该地的地形图和( )
【小题2】单位面积产沙量是测量水土流失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中( )

【小题3】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有( )
①封山育林
②陡坡修建梯田
③退耕还林
④建水土保持工程
【小题1】要调查云南省水土流失的分布情况,需要优先准备该地的地形图和( )
A.气温分布图 | B.降水分布图 |
C.工业分布图 | D.旅游景观分布图 |

A.水土流失强度与坡度呈正相关 |
B.坡度小于15°水土流失强度小的原因是植被覆盖好 |
C.坡度20°—25°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最大 |
D.坡度大于40°水土流失强度变小的原因是耕地减少 |
①封山育林
②陡坡修建梯田
③退耕还林
④建水土保持工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