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4.1 做合格的旅游者课时作业 湘教版选修3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399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玄奘西游图
(1)唐玄奘从当时唐朝首都________出发,最终到达古代“天竺”即现在的________地区。
(2)唐玄奘西游古印度时所经历的艰难险阻:
地形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唐玄奘西游古印度的历史意义。
2.
某地一高中学生与其父母在国庆节期间,准备用6天时间赴北京旅游,计划每天每人伙食费用50元,住宿费80元,在北京每人每天的门票与车费70元。A方案乘飞机,来回票价1 000元/人,在北京住、玩5天;B方案乘火车,来回票价250元/人,在北京住、玩4天。
(1)请算出每种方案完成一次北京的旅游活动至少要准备多少钱。
A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题说明________是旅游者具备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________与________。

2.单选题(共6题)

3.
开创我国古代山水散文之先河的古代研究水文的地学巨著是(  )
A.《水经注》B.《梦溪笔谈》
C.《徐霞客游记》D.《大唐西域记》
4.
文明的旅游者既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以对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尽到自己的责任。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作为一名当代旅游者,决定其旅游过程中审美情趣较浓厚的因素是(  )
A.文化素养高B.经济基础雄厚
C.闲暇时间多D.身体健康
【小题2】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
B.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旅游的要求
C.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
D.旅游要自己尽兴,不必在乎他人的感受
5.
曾游历中国名山大川,并重点考察了西南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旅行家是(  )
A.明代郑和B.宋代沈括
C.明代徐霞客D.北魏郦道元
6.
个人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不同,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内容的选择也不同。结合下面的调查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不包括
A.个人知识B.内心对旅游地的印象
C.旅游地交通条件D.旅游经营者的经济收益
【小题2】从旅游偏好来看,少年儿童可能会更喜欢以下旅游目的地中的
A.故宫B.天坛C.八达岭长城D.北京欢乐谷
7.
“十一”假期是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作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国庆期间游客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化素养的提高
B.经济基础较雄厚
C.有了闲暇时间
D.气候适宜,人们的身体条件好
8.
被科学史研究者推崇为近代地质学的先躯的是(  )
A.明代徐霞客B.宋代沈括
C.北魏郦道元D.明代郑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