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398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0/12/3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表: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Km2)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kg/Km2)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1)比较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比较黑龙江省的人均谷物产量与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三江平原土地肥沃,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
结合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与绿洲的分布图”

材料2:图为“我国东北部局部图”

材料3: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2009年1月24日于北京召开的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说,全国已有2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
(1)唐宋以后,A地区古绿洲因退化而被废弃,试分析其原因。
(2)比较B地(科尔沁地区)与C地(呼伦贝尔草原)荒漠化的成因,有何差异。
(3)针对我国北方的荒漠化问题,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2.单选题(共5题)

3.
青藏高原东南暖湿、西北冷干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②纬度位置的差异;
③经度位置的差异 ④东南为季风区,西北为非季风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
4.
关于山西省万家寨引水工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工程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引水建设项目
B.引水原因是山西能源重化工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C.工程建成后将极大缓解晋南和晋中的用水紧张局面
D.工程位于晋、陕、内蒙古三省交界处
5.
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原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①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
②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③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④实行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6.
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交通发展的两大障碍因素是( )
①黄河 ②汾河 ③秦岭 ④太行山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7.
(题文)《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成功实施五年以后,国家又制定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读图回答。

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
A.RS技术B.GPS技术C.GIS技术D.实地考察

3.选择题(共8题)

8.

20世纪50年代开始,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9.

20世纪50年代开始,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10.

苏联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改革主要针对(     )

11.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  )


12.

(2015•广州)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13.

(2015•广州)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14.

如图为某国国徽图案,图案种的动物是该国的特有动物,该国家是(   )


15.

如图为某国国徽图案,图案种的动物是该国的特有动物,该国家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