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之后的第五大经济区。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市,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
材料二 我国中原经济区及其周边地区略图。

材料三 下表为河南省产业结构表(%)。

(1)甲、乙工业区是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大陆入驻最多的区域,说明其吸引这些企业入驻的共同优势条件。
(2)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综合分析工业发展对中原地区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与全国相比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特点,并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之后的第五大经济区。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市,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
材料二 我国中原经济区及其周边地区略图。

材料三 下表为河南省产业结构表(%)。

(1)甲、乙工业区是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大陆入驻最多的区域,说明其吸引这些企业入驻的共同优势条件。
(2)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综合分析工业发展对中原地区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与全国相比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特点,并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都市圈,背靠华北、东北广大地区,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直接面向东北亚,面向迅速崛起的亚太经济圈,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通道。
材料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求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努力形成京津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下图为京津冀及附近地区资源分布图。

(1)简述天津滨海新区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2)天津滨海新区把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一并作为发展重点。简要分析它们在本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3)滨海新区的建设,对于天津中心城区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4)试分析北京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充当的角色。
材料一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都市圈,背靠华北、东北广大地区,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直接面向东北亚,面向迅速崛起的亚太经济圈,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通道。
材料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求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努力形成京津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下图为京津冀及附近地区资源分布图。

(1)简述天津滨海新区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2)天津滨海新区把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一并作为发展重点。简要分析它们在本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3)滨海新区的建设,对于天津中心城区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4)试分析北京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充当的角色。
2.选择题- (共1题)
3.单选题- (共4题)
4.
下图示意我国各省市软件产业业务收入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材料可知
【小题2】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①东部地区应着重促进城市的创新能力,为软件产业链的提升创造良好环境②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向东部城市聚集,扩大我国软件产业规模③中西地区应通过政策吸引企业集聚,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④应加大对西藏、新疆、青海的发展以缩小同东部地区的差距

【小题1】由材料可知
A.软件业务收入中部最高 | B.珠江三角洲地区业务收入高是因为人口密集 |
C.四川、陕西业务收入高是因为两省教育发达 | D.中部地区业务低是因为区域开放度低 |
①东部地区应着重促进城市的创新能力,为软件产业链的提升创造良好环境②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向东部城市聚集,扩大我国软件产业规模③中西地区应通过政策吸引企业集聚,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④应加大对西藏、新疆、青海的发展以缩小同东部地区的差距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5.
下图为“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陕西西安和四川成都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建立以重庆、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比,“西三角经济圈”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有
①交通不便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劳动力素质低 ④缺少优惠政策
【小题2】“西三角经济圈”建立和发展的积极意义有
①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②吸引经济重心向西部转移③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④便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
【小题3】“西三角经济圈”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是

【小题1】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比,“西三角经济圈”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有
①交通不便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劳动力素质低 ④缺少优惠政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①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②吸引经济重心向西部转移③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④便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A.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 | C.土壤盐碱化 | D.大气污染 |
6.
下表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如今长三角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已经启动,广东省也正在加快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其意义是
①缓解用地矛盾,分散大城市职能 ②获得规模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③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与产业合理分工 ④改善经济区位,发展外向型经济
【小题3】今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小题1】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优势明显提高 | B.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
C.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 | D.环境污染严重 |
①缓解用地矛盾,分散大城市职能 ②获得规模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③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与产业合理分工 ④改善经济区位,发展外向型经济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
B.积极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
C.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
D.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