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湘教版浙江高二地理测控指导必修3 3.2练习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396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6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过去的2 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 600多次,大旱灾也有1 600多次。197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灾的耕地每年都在40%左右。
材料二: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接近尾声,全国遥感监测“一张图”工程建设也渐入正轨。工程完成后首次实现全国全覆盖遥感监测,并通过该数据库与国土资源管理相关业务数据库挂接,为实施建设用地全面监管提供基础信息平台。
(1)水旱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的频发地区是 (填灾害区名称)。我国夏季多暴雨,暴雨在山区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   灾害。目前人类尚不能控制水旱灾害的发生。我国通过大规模的   和营造防护林等改善   的工程措施,以减轻灾害的损失。
(2)简要说明遥感技术在监测灾害与普查资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区域控测的基本原理及过程。

材料二:甘肃舟曲县泥石流灾害遥感初步解译图。

(1)材料一中A和B过程完成后都需要进行
   。相对B过程来讲,A过程的优点是什么?
(2)试说明在甘肃舟曲县泥石流灾害后遥感起到了什么作用?
(3)遥感还可以应用于 等领域。

2.单选题(共6题)

3.
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 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所示。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技术是()
A.RSB.GPS
C.GISD.人工科学考察
【小题2】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退耕还林B.退耕还草
C.规定合理载畜量D.防止过度樵采
4.
下图为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拍下的某火山喷发羽毛状的火山灰时的壮观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按照电磁波的波谱范围分,获取该图像的遥感方式是(  )
A.可见光遥感B.红外遥感
C.微波遥感D.多谱段遥感
【小题2】按照遥感平台的高度分,国际空间站属于________遥感(  )
A.航天B.航空
C.近地D.主动式
【小题3】上题所述遥感的主要优点是(  )
①不受领空限制 ②可重复观测 ③机动性强 ④分辨率最高
A.②③B.①③
C.②④D.①②
5.
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灾。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 ②监测植物病害情况 ③区分落叶树与常绿树 ④监测草场退化情况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小题2】在有些卫星遥感影像上植被为红色,原因是( )。
A.秋天拍摄,树叶变红
B.植被出现病虫害而变红
C.植被覆盖率太低而导致红色土壤裸露
D.这幅卫星遥感图像属假彩色卫星影像
6.
下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其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后消失的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小题1】图中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
【小题2】利用此项技术可直接( )。
A.分析水灾损失
B.获取矿床露头信息
C.分析矿产种类
D.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小题3】阴天时,对地物的分辨率较高的是( )。
A.飞机可见光遥感
B.卫星可见光遥感
C.飞机微波遥感
D.卫星微波遥感
7.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指定轨道。至15日,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启动卫星上的全部七种仪器装备,按计划深入探测月球,包括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以及探测月球物质成分、月球土壤特性及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获取月表影像技术的一般特点是( )。
A.可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具有连续性和实时性
B.可通过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成为地图的延伸
C.可对遥远地物进行感知,探测范围大,受地面限制少
D.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小题2】与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距离月球更近,这有利于( )。
A.节省探测时间
B.获取更大区域图像
C.提高探测分辨率
D.便于控制降落
8.
格陵兰和南极洲的巨型冰川消融的速度比科学家预测的要快,一些区域的冰川正处于“迅速消融模式”。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监测南极极冰融化状况最为快捷有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电子地图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实地测量
【小题2】下列说法中,属于该地理信息技术拥有的优势特征的是( )。
A.监测范围广,时效快
B.可以建立反映区域状况的数据库,方便查询
C.提供精确的三维地理坐标
D.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