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3月,国家测绘局展示威海三维城市导航图,在这个三维图中大到威海市的山山水水和所有建筑物,小到这座城市的每一株植物、每一盏路灯都得到了原貌重现。“鼠标轻轻一划,电脑就可以自动显示这个城市任意一条街道的长和宽,把人口信息叠加进三维图中,电脑还可以自动分析出城市哪里是人口居住密集区,哪里的医院应该有多少张床位,哪里的商场、幼儿园应该有多大规模,这对城市规划大有好处。”
材料二 近几年“数字中国”不仅仅初具规模,而且正在从二维走向三维,变得越来越生动。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1)关于“数字中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2)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3)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利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材料一 2010年3月,国家测绘局展示威海三维城市导航图,在这个三维图中大到威海市的山山水水和所有建筑物,小到这座城市的每一株植物、每一盏路灯都得到了原貌重现。“鼠标轻轻一划,电脑就可以自动显示这个城市任意一条街道的长和宽,把人口信息叠加进三维图中,电脑还可以自动分析出城市哪里是人口居住密集区,哪里的医院应该有多少张床位,哪里的商场、幼儿园应该有多大规模,这对城市规划大有好处。”
材料二 近几年“数字中国”不仅仅初具规模,而且正在从二维走向三维,变得越来越生动。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1)关于“数字中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方便查阅我国某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
B.可以对我国高山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监测 |
C.可以直接治理和防止各项污染 |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
(3)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利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2.
下图为数字北京行天下的主界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若家住济南的某同学计划利用暑假到北京旅游,打算住在天安门附近,便于早晨看升国旗。但他不知道住在什么饭店,他应如何利用“数字北京行天下”查询合适的旅店?
(2)到了旅店后,他打算游览长城、故宫、颐和园,他将如何选择恰当的乘车路线?


(1)若家住济南的某同学计划利用暑假到北京旅游,打算住在天安门附近,便于早晨看升国旗。但他不知道住在什么饭店,他应如何利用“数字北京行天下”查询合适的旅店?
(2)到了旅店后,他打算游览长城、故宫、颐和园,他将如何选择恰当的乘车路线?
3.
深圳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南极科考与“3S”技术的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赴南极执行科考任务。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之后,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将在此次科考中确定选址。
材料二 在南极中山站前使用探测仪器的科考队员。

(1)南极科考队为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对“数字南极”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
材料一 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赴南极执行科考任务。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之后,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将在此次科考中确定选址。
材料二 在南极中山站前使用探测仪器的科考队员。

(1)南极科考队为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对“数字南极”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
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
2.单选题- (共10题)
4.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地球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数字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数字地球”实现以后,科学家们可以
【小题1】下列有关“数字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数字地球”就是把部分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
B.“数字地球”就是地理信息技术 |
C.“数字地球”就是用数字化手段处理一切地球问题 |
D.“数字地球”是RS、GIS、GPS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
A.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B.控制全球气温升高 |
C.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
D.控制全球贫富差距 |
6.
“地球村”早已不是新名词,身为小小地球的普通“村民”,饮食起居之间就可见商品、服务、资本、信息和技术的跨国流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活动或提法符合“地球村”含义的是
①网上购物 ②信息高速公路 ③全球人类共享平等幸福的生活 ④经济全球化
【小题2】“地球村”的出现是
【小题1】下列活动或提法符合“地球村”含义的是
①网上购物 ②信息高速公路 ③全球人类共享平等幸福的生活 ④经济全球化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④ |
D.②③ |
A.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结果 |
B.世界各国共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 |
C.世界交通、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
D.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精心筹划的必然结果 |
8.
“数字地球”是指
A.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 |
B.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
C.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
D.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
9.
【小题2】“数字城市”所运用的技术包括
①地理信息系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网络技术 ④遥感
⑤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⑥多媒体及虚拟仿真技术
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示了很多数字城市技术的具体应用。比如在国家电网馆,有通过手机短信就可以操控的洗衣机;在日本馆,人们通过双手就可以非触摸地在一个巨大的生活墙上实现看电视、整理相册、玩游戏等多种操作。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数字城市”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与“数字地球”并列的两大信息系统 |
B.能以数字的形式获取、存储和再现城市的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方面的信息 |
C.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
D.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
①地理信息系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网络技术 ④遥感
⑤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⑥多媒体及虚拟仿真技术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⑤⑥ |
C.①②③⑤⑥ |
D.①②③④⑥ |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11年)》,明确指出要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是
【小题2】未来借助于“数字校园”技术,有关地理课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小题1】“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是
A.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
B.建设网上学校 |
C.发展远程教育 |
D.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 |
A.不再使用地球仪,学生只要戴上显示头盔,就能看见太空中的地球 |
B.对于区域的学习,利用声音识别系统,就能够得到关于行政区域范围、动植物物种分布、人口等各方面的信息 |
C.课堂上不再需要老师,学生完全靠计算机自学 |
D.想要有关地区更多的信息,可以通过“数据手套”,单击一下链接按钮,就能够看见 |
12.
【小题2】有关“数字校园”的叙述,错误的是
去食堂就餐用餐卡,去图书馆借书用借书卡,进电子阅览室还需再办一张卡……如今的大学生手里的卡可真不少,使用起来自然也极不方便,山东电信推出的“翼机通”系统已经在全省60多所高校亮相,学生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校园内就餐、借书、上网“畅通无阻”。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数字校园”是指A.对校园内所有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
B.远程教育和网上学校 |
C.计算机辅助教学 |
D.建设虚拟学校 |
A.可以对校园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 |
B.建设校园网络需要用网络、通信技术 |
C.数字校园只局限于校园内使用,无法面向社会 |
D.利用校园网络,教师可以在家中进行电子备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