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璧山区位于重庆西部,是重要的城市功能区之一,其制鞋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成长为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制鞋业原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呈现出“东鞋西移”。璧山区遵守“创新+资本=新动力”的经济逻辑,稳步推进西部鞋业建设,被誉为“中国西部鞋都”。下图为“璧山区地理位置分布图”。

(1)试分析璧山区成为“中国西部鞋都”的主要原因。
(2)阐述“东鞋西移”对我国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3)试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汉江为长江最大支流,为了治理与开发汉江,流域内建成大中小型水库2700余座,其中最著名的是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已于2014年10月通水。
丹江发源于陕西省商洛区西北部的秦岭南麓,主要流经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土石山区 (河谷两侧有土状堆积物分布),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与汉江交汇于丹江口水库。全长390千米,为汉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17300平方千米,占汉江流域总面积的10% 。多年平均流量174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401米。图为“汉江流域等高线分布图”。
(1)简要说明丹江含沙量特征并分析成因。
(2)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于1957 年,之后一直受到泥沙淤积问题的困扰,而丹江口水库泥沙淤积较少,且近年来有下降趋势,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3)“引江济汉”为南水北调二期工程,设计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兴隆河段,每年将从长江引100亿立方米水到汉江。简析建设“引江济汉”工程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霍尔果斯市位于伊犁河谷,是拥有集公路、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口岸,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最年轻的城市。下图为霍尔果斯市位置及周边区域图(甲地)。

材料二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市,其中南段的终点位于珠江三角洲。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图(乙地)。

(1)甲地中大多数城市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3)甲、乙两地的能源合作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试分析能源合作对乙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4)霍尔果斯市设立经济开发区实施招商引资,“珠三角”某一纺织品出口企业欲到该市投资建厂,请分析其具有可行性的理由。
2.单选题- (共5题)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东西部地区之间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把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富余的地方)的新模式转换初见成效。完成下面小题。
A.甲 ![]() | B.乙 ![]() | C.丙 ![]() | D.丁 |
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②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③增加东部地区就业 ④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培育
⑤降低东部地区环境压力 ⑥增加长江经济带春运压力
A.①②③④ ![]() | B.①②④⑤ ![]() | C.②④⑤⑥ ![]() | D.②③⑤⑥ |

【小题1】21世纪以来,珠三角经济区产业竞争优势逐渐丧失,主要体现在
A.外向型经济比重降低 | B.劳动力工资水平降低 |
C.国家政策优势不明显 | D.轻工业实力大大减弱 |
A.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 B.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发达 |
C.劳动力成本和土地价格低 | D.地形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 |

【小题1】我国承接汽车产业转移的主要条件是
A.我国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 | B.资源丰富,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
C.迅速发展的经济和公路交通网络 | D.科技发展迅速,潜在市场广大 |
A.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 B.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就业率 |
C.减轻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 D.促进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 |

【小题1】第一、二、三产业最具发展优势的地区分别是
A.来宾、柳州、桂林 | B.玉林、贺州、桂林 |
C.贵港、柳州、贺州 | D.来宾、梧州、玉林 |
A.台湾的液晶屏生产转移到贵港 | B.梧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 |
C.玉林加大棉花种植规模化力度 | D.上海的汽车制造业转移到柳州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