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2383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7

1.单选题(共2题)

1.

   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以外力作用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

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下列荒漠的分布与其主要成因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地形
B.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下
C.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
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
【小题2】为深入研究沙尘发生机制,我国在沙尘暴多发地区和必经之地,建立了一系列沙尘暴观测研究站,这些站点大多位于(  )
A.西北和华北B.华北和东北
C.华北和华东D.华北和中南
【小题3】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退耕还草
2.
我国农牧界线向北推移,加剧了该地区荒漠化,原因是(  )
①该地区气候干旱具有沙漠化的潜在威胁
②用水量增多致使降水减少
③农作物固沙不及草原植物
④破坏植被而又缺少防护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选择题(共1题)

3.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 a、b仪器的名称:a{#blank#}1{#/blank#},b{#blank#}2{#/blank#}.

②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lank#}3{#/blank#}(填编号),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blank#}4{#/blank#}.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blank#}5{#/blank#},基本反应类型是{#blank#}6{#/blank#}.

③采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如需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blank#}7{#/blank#}(填编号),如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blank#}8{#/blank#}.

④装置F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blank#}9{#/blank#}(填“a”或“b”)端通入;装置F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blank#}10{#/blank#}端通入.

⑤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blank#}11{#/blank#}(填序号).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E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G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blank#}12{#/blank#}、{#blank#}13{#/blank#}.

⑥装置的气密性是保证气体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操作中,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blank#}14{#/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