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11区域活动专题练习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3827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6/4/1

1.单选题(共2题)

1.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湖滩面积大,水浅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舞,能见度好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小题2】(小题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小题3】(小题3)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2.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地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冰川、湖泊萎缩,水源逐渐枯竭,雪线下降
B.气候逐渐干燥,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C.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
D.野生动物锐减、虫鼠害肆虐
【小题2】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A.必须立即停止一切开发活动,将当地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C.增加草场载畜量,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D.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植被恢复以植树造林为主

2.选择题(共3题)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