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_,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是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属于 ,对地面的分辨率是较_________(高/低)的。
(2)在B图中,传感器接收的是_________,它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的物体进行分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_,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是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属于 ,对地面的分辨率是较_________(高/低)的。
(2)在B图中,传感器接收的是_________,它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的物体进行分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图反映的是“雪地、沙漠、湿地、小麦的反射光谱曲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种地物中反射率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
(2)小麦在________到________波段最容易与其他地物区分开来。
(3)遥感技术中运用的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出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四种地物中反射率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
(2)小麦在________到________波段最容易与其他地物区分开来。
(3)遥感技术中运用的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出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
读“卫星遥感直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遥感技术装备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B装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工作原理主要环节示意图:

(4)说出遥感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填写遥感技术装备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B装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工作原理主要环节示意图:

(4)说出遥感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李甲同学在判读某地区卫星影像后,用透明纸蒙在上面准确地绘出了主要道路、城市、村庄、河流的位置和范围(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原卫星影像图上李甲同学区分河流和道路的直接解译标志有: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直接解译标志B处为道路还是河流?______。
(2)在原卫星影像图上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那么城市为________状,道路、河流为________状。
(3)A处为一道路,C处为一河流,在原卫星影像图上间接解译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2009年3月和2010年8月的卫星影像图上D处的色调是否一致?________。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原卫星影像图上李甲同学区分河流和道路的直接解译标志有: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直接解译标志B处为道路还是河流?______。
(2)在原卫星影像图上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那么城市为________状,道路、河流为________状。
(3)A处为一道路,C处为一河流,在原卫星影像图上间接解译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2009年3月和2010年8月的卫星影像图上D处的色调是否一致?________。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现在为了维持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我国大量地在各大中城市合理布局了许多110指挥中心。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出事地点。为了提高出警率,许多城市在配备巡逻车的同时大量地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读图19回答下列问题。

图19
(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一辆巡逻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2)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出事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3)110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的警车至出事地点的道路是否通畅,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110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
(4)假如你是110指挥中心的调度员,描述在接到报警电话到指挥警车前往出事地点的工作程序。

图19
(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一辆巡逻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2)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出事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3)110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的警车至出事地点的道路是否通畅,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110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
(4)假如你是110指挥中心的调度员,描述在接到报警电话到指挥警车前往出事地点的工作程序。
2.单选题- (共20题)
6.
下图是某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A.遥感(RS) | B.地理信息系统(GIS) |
C.全球定位系统(GPS) | D.北斗导航系统(BDS) |
7.
未来借助于数字校园技术,有关地理课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再使用地球仪,学生只要戴上显示头盔,就能看见太空中的地球 |
B.对于区域的学习,利用声音识别系统,就能够得到关于行政区域范围、动植物物种分布、人口等各方面的信息 |
C.课堂上不再需要老师,学生完全靠计算机自学 |
D.想要有关地区更多的信息,可以通过“数据手套”,单击一下链接按钮,就能够看见 |
8.
“数字地球”是1998年由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提出的,严格讲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对地球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间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也就是虚拟地球。据此回答:
“数字地球”即()
“数字地球”即()
A.数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 | B.用数字度量半径、体积、质量等的地球 |
C.用经纬网描述的地球![]() | D.“数字城市”和“数字校园” |
9.
(题文)一支地理考察队所用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图界面: 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


A.在测量珠峰高度 | B.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 |
C.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 | D.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 |
12.
科学家观测研究表明,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但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并不相同。
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信息的获取,主要采用了( )。
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信息的获取,主要采用了( )。
A.遥感(RS) | B.全球定位系统(GPS) | C.地理信息系统(GIS) | D.数字地球 |
13.
(题文)我国东南沿海某小城市2012年开始建立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系统,下图为其1980年和2011年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该城市有一条自东北流向西南的河流,据此回答下题。
2011年为获取该城市1980年的土地利用状况的信息,采用的地理手段可能是( )

2011年为获取该城市1980年的土地利用状况的信息,采用的地理手段可能是( )

A.GPS | B.RS | C.GIS | D.查阅相关资料和年鉴 |
14.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环境管理中的应用领域有( )
①城市环境规划与决策 ②城市路网规划 ③城市环境监测与评价
④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⑤城市环境预测与模拟
①城市环境规划与决策 ②城市路网规划 ③城市环境监测与评价
④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⑤城市环境预测与模拟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②④ |
15.
关于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 ②数字地球已能满足人类目前的需要 ③数字地球的最大特征是虚拟现实 ④数字地球采取集中方式存储信息
①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 ②数字地球已能满足人类目前的需要 ③数字地球的最大特征是虚拟现实 ④数字地球采取集中方式存储信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17.
下列关于数字地球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信息的获取、传输、接收与处理、分析和应用等功能 |
B.具有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等功能 |
C.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 |
D.具有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功能 |
18.
地理信息系统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大功能。GIS不仅可以完成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而且能进行趋势分析及复杂的“模式分析”,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
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 |
C.用来预测森林火灾发生后所造成的后果 |
D.及时知道火灾的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
19.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 | 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
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 | 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 |
20.
下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应用GIS技术在图甲基础上制作图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




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 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
C.各行政区的边界 | D.各行政区的面积 |
21.
(题文)经国务院批准,第六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于2009年9月9日~12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将以“行动中的数字地球”为主题。围绕数字地球理论、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等方面展开交流与讨论,旨在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促进数字地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灾害治理、自然资源与世界遗产保护等储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回答:
数字地球实现以后,科学家们可以( )
数字地球实现以后,科学家们可以( )
A.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B.控制全球气温升高 |
C.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 D.控制全球贫富差距 |
22.
下列叙述中运用到GIS技术的是 ( )
A.农作物产量的估算 |
B.发生地质灾害时迅速及时了解受灾地区的灾害状况 |
C.交通路线、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
D.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精确测量 |
23.
据报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下列有关数字地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数字地球就是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
B.数字地球就是地理信息技术 |
C.数字地球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 |
D.数字地球是RS、GIS、GPS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
25.
地理位置服务(LBS)指的是通过移动终端(手机)和移动网络的配合,确定移动用户的实际地理位置,从而提供给用户与位置相关的服务信息。图中所示的LBS服务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RS | B.RS和GPS | C.GPS和GIS | D.RS和GIS |
3.选择题- (共2题)
26.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发起者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