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题 (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368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5/3

1.综合题(共4题)

1.
(题文)为打赢今冬明春空气质量保卫战,2016年10月20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召开第七次会议,会议提出将在北京、天津、保定、廊坊建设国家“禁煤区”。

(1)分析京津冀“禁煤区”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2)简述除了建设“禁煤区”外,改善该地区空气质量的措施。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沙雅县(如下图),地域辽阔,面积约3.2万平方千米。塔里木河自西向东在沙雅县中部偏北横贯全县,将本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渭干河冲积扇平原和塔里木河谷平原,为沙雅县的农业及人口聚居的地方,约占总面积的19.6%;南部为沙漠,约占总面积的80.4%。沙雅县境内塔里木河两岸保存有最完整的、世界最大的“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沙漠英雄树胡杨林,如今正面临面积锐减、碎片化趋势严重和质量下降等问题。

1)指出导致沙雅县胡杨林面积减小、碎片化严重及质量下降的原因。
2)你是否赞同该县实施退耕还林,解决日益凸显的荒漠化问题。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3.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属留尼汪岛是西南印度洋马斯克林群岛中的一个火山岛。该岛森林覆盖面积广,甘蔗是其最主要的农产品,工业化程度较低。近些年来,该岛旅游业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国外游客,下图为“留尼汪岛等高线和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

列举岛留尼汪岛旅游的游客要注意哪些安全为题及其积极发展旅游业的主要原因。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11月24日,汉中发现分布有49处罕见世界级天坑群,是我国在湿润亚热带岩溶地貌区最北界首次发现的岩溶地质景观,其典型性、稀有性、观赏性、完整性以及可保护性等资源禀赋优异,达到了世界级地址遗迹的标准。由于天坑多分布在原始林区,相关部门提醒,目前还不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建议大家先耐心等待。   
(1)请你分析旅客近期去天坑旅游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   
(2)请你为汉中市天坑旅游为了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共6题)

5.

   下图是1980年绘制的我国南方某流域局部地形图,下图是该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荼毒,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土地利用的不合理现象有
①果园开发    ②坡地垦田   ③围湖造田   ④人工造林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小题2】该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
①水土流失加重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洪水威胁增加   ④湿地面积减少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6.

   干燥度是指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表示气候的干燥程度。可能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的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

读我国部分区域干燥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分析甲处干燥度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气温C.地形D.降水
【小题2】图中乙区域土地利用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  )
①土地荒漠化   ②土壤次生盐碱化   ③水土流失  ④土壤板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3】关于该区域干燥度分布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40°N纬线由西向东气候干燥程度逐渐升高
B.乙处比丙处干燥度变化慢
C.本区域干燥度自南向北递增
D.影响该区域干燥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7.

   扎龙湿地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湖泊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下左图为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右图为齐齐哈尔年降水量与径流量月分配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④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2】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
A.涵养水源B.调蓄洪水C.美化环境D.保护生物多样性
【小题3】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
A.1月至2月B.3月至5月C.6月至9月D.10月至12月
8.

   沙产业是指积板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关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图是宁夏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①改变气候类型②削减风力③保护铁路线④增加旅游景观⑤提高沙层含水量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④⑤D.②③⑤
【小题2】下列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是
A.建材产业B.沙漠旅游休闲业C.光伏发电产业D.沙生中药材产业
9.
读某内陆湖近代三个时期依次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依据图中信息,可推断
A.湖泊的流域面积在不断缩小B.最适宜作为渔港区位的是西南侧湖岸
C.湖泊中南北走向的半岛,不会再消失D.注入湖泊的径流量不断减少
【小题2】该湖泊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的变迁,表现在
A.湖泊面积减少,鱼群密度增大B.湖泊土壤盐碱化加剧,影响原生植被生长
C.流水作用加强,风力作用减弱D.围湖造田,形成了季风水田农业
【小题3】若想减缓湖泊的缩小,人类活动适宜的方式应该
A.发展节水农业B.植树造林,减缓水土流失
C.严禁围湖造田D.修建水利工程,拦截泥沙
10.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在青海湖边的流动沙丘进行了两年的试验和反复论证后取得成功,其原理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生长的草种和灌木,达到治沙的效果。结合材料及条带状砂砖固沙简图,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青海湖边流动沙丘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
A.气候干旱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
【小题2】对该条带状砂砖铺设地的底边环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干旱缺水,沙漠广布
B.植被稀疏,多为高山针叶林
C.降水丰富,水蚀作用强
D.河流较少,水量季节变化小
【小题3】下列关于图中条带状砂砖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夜晚吸收地下水,辐射保温
B.白天释放水汽,为植被提供水分和温度
C.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
D.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迁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