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文综热点模拟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352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0/5/12

1.综合题(共5题)

1.
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北部湾地区介于东亚与东南亚之间,包括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省的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沿海和越南北部沿海地区,这里正在形成一个跨省区、跨国界的经济圈——环北部湾经济圈(图6)。将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材料二国务院2009年12月31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六大战略定位”:即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材料三中南半岛等高线地形图(图6)、中南半岛地形剖面图(部分)(图7)、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图(图8)、海南岛等高线地形图及三地气候图(图9)
(1)图7剖面图是沿图6中KL、MN、OP、QR四条线中的____________线绘制?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及对水陆交通有哪些不利影响?(6分)
(2)甲、乙、丙分别是图9中a、b、c三处的气候资料,反映c 处的是____________ ;分析气候资料说明海南省发展热带农业的有利条件,应大力发展哪些特色农业?(6分)
(3)分析图中①②两个城市共同的区位条件。(4分)
(4)简述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7分)
(5)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环北部湾地区是中国与东盟的结合部,应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具体在哪些内容上向东盟在交通、能源开发、加工制造业、高科技领域投资或建厂?(7分)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气象专家研究发现,我国旱涝灾害的发生和主要降水带的位置变化是由西太平洋高压的强弱和位置所决定的。当副热带高压脊点的位置向北、东移动时,我国北方雨量增多,易发生洪涝;副热带高压脊点的位置向南、西移动时,我国北方雨量减少,易发生干旱,南方情况则相反。下图为1952年至1992年500hPa平均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图。


(1)1952年和1970年相比,我国南方和北方的降水和旱涝状况有何不同?
(2)下图中的A河段是洪涝多发之地,试分析导致该区域洪涝多发的原因。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选址黄浦江两岸、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水区(图6),距离市中心约5千米,规划控制区约5.4平方千米。位于浦东的规划控制区域内有众多工厂企业和近万户居民。位于浦西的规划控制区域内大约有十余家工厂企业,这里曾经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在世博会场馆建设中,一些具有历史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工业建筑、船坞和构筑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并改造成船舶工业博物馆、商业博物馆和能源博物馆等;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于黄浦江滨水地区进行了规划设计,黄浦江沿岸将逐步改造成为公共开放空间和绿地,并成为上海城市空间的核心。
材料二:上海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总量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城市中心地区将基本建成以地铁、地下道路、地下人行公共步道、地下停车设施为主的地下交通系统。地铁将承担60%以上的城市客运交通。2010年3月又完成国内首条贯通苏州河两岸的双层双向汽车专用地下通道工程,以减轻外滩地面道路的交通压力。
材料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1世纪正在从“城市化”走向“城市世纪”。下表是1995年到2005年日本在海外长期居住者人数前十位城市表(表3)。长期居住者主要包括民间企业职工及其家属。近年来,日本人在中国的长期居住者人数显著增加,2005年在上海的日本人数量增长比北京更快。
表3  1995年到2005年日本在海外长期居住者人数前十位城市(单位:千人)

(1)依据材料一,简析上海世博会选址和建设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上海大力发展地下交通系统的主要原因。(10分)
(3)依据材料三,请在下面所提供的词语中选择适当词语,用两行以内文字表述日本的海外长期居住者在上海人数增长快的原因,并在选用的词语(最少选四个)下划线。(8分)
备选词语:银行工厂人口发展撤退腹地金融危机城市开发中枢管理职能
4.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现状,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1)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A ______ 、B _________等三个省(市)。(2分)
(2)指出图中成都、重庆两城市的城市地域形态,并分析导致两城市地域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西三角经济圈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_____ 。(5分)
(4)西三角经济圈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 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3分)
5.
喀斯特与黄土、沙漠、高寒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列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材料。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2: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3: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

(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

(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________以上地区。然而,实际上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________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____。

(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什么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

(4)请指出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2.选择题(共4题)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

向盛有10mL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8.

向盛有10mL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9.

遗传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害的。(判断对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