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广东省梅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351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1/10/20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全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材料二甲图所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    。此区域河流径流特征是 。(6分)
(2)简述甲区域地形特征 ,A处的地貌类型为  。(6分)
(3)阅读材料二中乙图,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    。(4分)
(4)分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6分)
(5)喀什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喀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对   的传承和保护。(6分)

2.选择题(共2题)

2.

日本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地处(   )


3.

日本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地处(   )


3.单选题(共2题)

4.
读图,甲乙丙丁四图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关于四高原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东北B.乙在丙的西南
C.丙在丁的东南D.丁在甲的西南
【小题2】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小
C.丙地与地心距离最远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小题3】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
A.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
B.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
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
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5.
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5大工程。干线起于四川东部达州,止于上海市,途经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全长1674公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因素中,属于川气东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经济因素是()
A.地形因素B.交通运输条件C.城市分布D.工业基础条件
【小题2】川气东送干线与下列哪一组铁路相交()
A.宝成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B.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C.宝成线、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D.成渝线、襄渝线、湘桂线、京广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