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伶仃洋是典型的弱洋流海域,如果桥墩及人工岛的阻水率超过 10%,就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而这也是港珠澳大桥的中间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原因之一。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全长约6.7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长、埋入海底最深、单个沉管体量最大、使用寿命最长、隧道车道最多、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隧道由33节预制沉管以及一个长约12米重达6500吨的“最终接头”拼接而成,该隧道与东西两个人工岛一起,被称为港珠澳大桥核心控制性工程,也被称为交通工程中的珠穆朗玛峰。最深处位于48米深的海底,沉管隧道下方是软土地基,软土层厚度从30~50 m 变化不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沉管隧道工程建设需防范的问题。
(2)分析港珠澳大桥的中间段采用海底沉管隧道方案的原因。
伶仃洋是典型的弱洋流海域,如果桥墩及人工岛的阻水率超过 10%,就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而这也是港珠澳大桥的中间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原因之一。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全长约6.7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长、埋入海底最深、单个沉管体量最大、使用寿命最长、隧道车道最多、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隧道由33节预制沉管以及一个长约12米重达6500吨的“最终接头”拼接而成,该隧道与东西两个人工岛一起,被称为港珠澳大桥核心控制性工程,也被称为交通工程中的珠穆朗玛峰。最深处位于48米深的海底,沉管隧道下方是软土地基,软土层厚度从30~50 m 变化不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沉管隧道工程建设需防范的问题。
(2)分析港珠澳大桥的中间段采用海底沉管隧道方案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港珠澳跨海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该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也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该大桥所在海城每天有上千艘轮船和数百架飞机经过。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列举港珠澳跨海大桥的建设需要克服的困难。
(2)分析港珠澳跨海大桥没有全部采用桥梁构造而是建造了6.7千米海底隧道的原因。
(3)分析港珠澳跨海大桥建设的意义。
港珠澳跨海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该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也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该大桥所在海城每天有上千艘轮船和数百架飞机经过。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列举港珠澳跨海大桥的建设需要克服的困难。
(2)分析港珠澳跨海大桥没有全部采用桥梁构造而是建造了6.7千米海底隧道的原因。
(3)分析港珠澳跨海大桥建设的意义。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2017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全线贯通。通车后,从珠海、澳门到香港原来4小时的路程,只需45分钟。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从自然环境角度,简述建设港珠澳大桥面临的主要困难。
(2)请指出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意义。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2017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全线贯通。通车后,从珠海、澳门到香港原来4小时的路程,只需45分钟。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从自然环境角度,简述建设港珠澳大桥面临的主要困难。
(2)请指出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意义。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珠江口伶仃洋临近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地貌条件独特、水沙条件复杂的敏感海区,也是我国乃至世界沿海航线最密集、船舶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隧道的东、西两端各设置一个海中人工岛,选定在珠江口的伶仃洋之上,以衔接桥梁和海底隧道。承建方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用120个巨型钢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到海底,然后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这种锁定结构可以固定钢筒里填埋的泥沙,也不用移走海量的淤泥。
材料二:在人工岛进入海底隧道前,先要经历一段白色天体顶篷的露天隧道。在西人工岛隧道入口处一段300多米长的露天隧道徐徐而下,正式驶入海底隧道;在海底隧道东端的尽头,又通过一段露天隧道,从东人工岛隧道出口驶出不到200米就是大桥的香港段。

上图为港珠澳大桥的西人工岛
(1)根据材料,分析人工岛海上施工存在的困难。
(2)简析人工岛采用钢筒快速成岛技术的优点。
(3)分析在进入海底隧道前建设露天隧道的原因。
材料一:珠江口伶仃洋临近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地貌条件独特、水沙条件复杂的敏感海区,也是我国乃至世界沿海航线最密集、船舶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隧道的东、西两端各设置一个海中人工岛,选定在珠江口的伶仃洋之上,以衔接桥梁和海底隧道。承建方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用120个巨型钢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到海底,然后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这种锁定结构可以固定钢筒里填埋的泥沙,也不用移走海量的淤泥。
材料二:在人工岛进入海底隧道前,先要经历一段白色天体顶篷的露天隧道。在西人工岛隧道入口处一段300多米长的露天隧道徐徐而下,正式驶入海底隧道;在海底隧道东端的尽头,又通过一段露天隧道,从东人工岛隧道出口驶出不到200米就是大桥的香港段。

上图为港珠澳大桥的西人工岛
(1)根据材料,分析人工岛海上施工存在的困难。
(2)简析人工岛采用钢筒快速成岛技术的优点。
(3)分析在进入海底隧道前建设露天隧道的原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