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315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11/20

1.综合题(共2题)

1.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南方荒地与北方荒地地形类型的差异,并说出西大荒与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4分)
(2)西大荒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经过几代兵团人的努力,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简述其棉花生产的区位主要区位因素?(3分)
(3)西大荒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将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2分)
(4)北大荒地区沼泽广布,已变成“北大仓”,但不少专家指出这种变化的“遗患无穷”。请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此阐述自己的观点。(5分)
2.

   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受多种因素影响,工业地位显著下降,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钢铁产量明显减少。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休斯敦等新兴工业中心迅速繁荣。

完成问题。
【小题1】20世纪中叶,新兴企业不愿落户匹兹堡的主要原因有( )
①环境污染严重②劳动力素质太低③地价上涨④公共设施不齐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小题2】美国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迅速繁荣的原因是( )
①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②光照充足,环境污染少③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发达 ④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小题3】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是( )
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工业方向发展B.从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
C.由资源密集型向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发展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

2.单选题(共10题)

3.
下图为“某国等高线和水系分布图”,该国有“森林之国、花卉之国、云中之国”美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高差极大
B.终年温和湿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C.河流众多,水量充沛,水流平缓
D.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5~9月
【小题2】根据自然环境推断,该国向邻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最有可能是
A.花生、棉花B.小麦、黄麻C.水电、木材D.玉米、水稻
4.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绿洲多分布在
A.沙漠的中心地区B.山间盆地C.山麓地带D.山腰地带
5.

   读我国某省区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为高原,乙地附近为盆地B.甲地为山地,乙地附近为盆地
C.甲地修筑梯田,乙地发展花卉种植D.甲地退耕还林,乙地发展粮食生产
【小题2】图中虚线最可能表示 (  )
A.川气东送工程B.西电东送工程
C.劳动力转移方向D.产业转移路线
6.
该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穿过。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地区宜种植
A.水土保持林B.亚热带经济作物
C.粮食作物和蔬菜D.沿海防护林
【小题2】若该地区规划一个深水港,最好的选址为
A.C处B.D处C.A处D.G处
【小题3】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符合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保护基本农田,建设商品粮基地
B.建设临港产业带,发展出口加工业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D.注意保护海洋环境、防范洪涝灾害
7.
该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划分a、b、c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A.植被和土壤B.土壤和气候
C.气候和地形D.地貌和植被
【小题2】下列关于a、b、c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大自然区均既有内流区也有外流区
B.三大自然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C.长江、黄河均跨三大自然区
D.三大自然区即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
8.

   下图是某区域不同时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初聚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B.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
C.聚落间均有便捷交通线路相连
D.聚落沿河流、交通线分布明显
【小题2】下列不属于该区域20年来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
A.交通条件明显改善B.矿产资源得到开发
C.旅游业的兴起D.再城市化明显
9.
下图为“吉林省湿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下图中显示吉林省湿地存在的问题是
A.湿地总面积急剧减少
B.天然湿地生态功能下降
C.湿地建设得不到重视
D.旅游开发导致湿地污染严重
10.
读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回答问题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2/11/19/1567347104497664/1567347107889152/STEM/5e08a2f41a1d469fa3155eacda7b0d17.png]
【小题1】三江平原湿地形成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①气候冷湿 ②地形地平不理排水  ③土壤存在冻土层不利地表水下渗  ④河流较多,降水较多  ⑤植被稀少  ⑥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A.①②③⑤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江源湿地发生怎样的变化
A.湿地数量增加B.湿地数量减少
C.湿地质量下降D.基本没有变化
【小题3】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荒垦殖
B.气候变化
C.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D.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11.
在工业化阶段,各产业变化的特点是  ( )
A.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继续上升
B.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
C.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D.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
12.
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区域具有的特点是
①工业化、城市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②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 ③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扩大 ④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选择题(共5题)

13.

日本学者几岛献吉郎在其著作《诸子百家考》中说道:“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14.

有人问程颐:“寒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借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与其对立(   )

15.

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表明斯大林(   )

16.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17.

1979年,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上台,,她信奉自由企业理论,推行被称为“撒切尔主义”的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等措施,为英国摆脱经济危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说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