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
A是 带,C是 带,D是 带,F是 带,图中农业带的形成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 特征,主要好处是 。
(2)简述A农业带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社会经济条件是 。
(3)C农业带种植的农作物是 (冬或春)小麦。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
A是 带,C是 带,D是 带,F是 带,图中农业带的形成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 特征,主要好处是 。
(2)简述A农业带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社会经济条件是 。
(3)C农业带种植的农作物是 (冬或春)小麦。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位于德国西部的鲁尔区,在2010年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这是第一次整个区域获得此项称号,向人们证明如何实现一个传统工业地区的结构改革,并且承担社会及环境的发展重任。
材料二 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图。

(1)(多选)鲁尔区为了地区的创新发展,采取了很多措施。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E.淘汰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全部实行关停
(2)辽中南重工业区发展起来的最主要因素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区企业效益普遍下降,不少工人下岗,试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为使辽中南重工业区重新焕发青春,请借鉴鲁尔区的成功经验为振兴辽中南重工业区出谋献策。
材料一 位于德国西部的鲁尔区,在2010年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这是第一次整个区域获得此项称号,向人们证明如何实现一个传统工业地区的结构改革,并且承担社会及环境的发展重任。
材料二 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图。

(1)(多选)鲁尔区为了地区的创新发展,采取了很多措施。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利用原先的高炉墙作为攀岩爱好者的活动场所 |
B.发展汽车、石油、钢铁等一批新兴工业 |
C.建立鲁尔大学、多特蒙德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及中等技术院校、科研机构等 |
D.严格控制工厂废气、废水等的排放,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 |
(2)辽中南重工业区发展起来的最主要因素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区企业效益普遍下降,不少工人下岗,试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为使辽中南重工业区重新焕发青春,请借鉴鲁尔区的成功经验为振兴辽中南重工业区出谋献策。
3.
阅读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说出淮南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3)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4)概述南通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材料一 :盐城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同时也是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在沿海滩涂上建有麋鹿和丹顶鹤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
材料二 :“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度。
材料三 :南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部分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
(1)分析盐城湿地广布的原因。(2)说出淮南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3)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4)概述南通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2.单选题- (共17题)
4.
下图为“珠江流域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西江干流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小题2】西江上游地区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小题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其原因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小题1】对西江干流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流量大 |
B.汛期长 |
C.有结冰期 |
D.含沙量小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大,需水量大增 |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
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 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
5.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下列各问题。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小题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风蚀作用 | B.水蚀作用 | C.沉积作用 | D.风化作用 |
A.滥伐森林 | B.开山取石 | C.过度放牧 | D.风化作用 |
6.

【小题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④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小题2】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
【小题3】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
扎龙湿地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湖泊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下左图为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右图为齐齐哈尔年降水量与径流量月分配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④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涵养水源 | B.调蓄洪水 | C.美化环境 | D.保护生物多样性 |
A.1月至2月 | B.3月至5月 | C.6月至9月 | D.10月至12月 |
7.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下面下列问题。

【小题1】该流域新垦区
【小题2】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小题1】该流域新垦区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 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
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 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
A.面状与点状 | B.线状与岛状 | C.点状与岛状 | D.点状与面状 |
8.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铁矿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廉价劳动力多
【小题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

【小题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铁矿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③④ | B.③④⑤ | C.①②③ | D.②④⑤ |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 B.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 D.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
9.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小题2】该产业部门属于( )

【小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 B.汽车产业 | C.石化工业 | D.钢铁工业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 B.技术密集型工业 |
C.原料指向型工业 | D.资金密集型工业 |
11.
读我国1825年和1958年洞庭湖面积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洞庭湖面积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①植被破坏,导致泥沙淤积 ②围湖造田
③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 ④人口激增,对土地需求增加
【小题2】洞庭湖面积萎缩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有( )

【小题1】洞庭湖面积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①植被破坏,导致泥沙淤积 ②围湖造田
③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 ④人口激增,对土地需求增加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 B.沙漠化面积扩大 |
C.农作物单产上升 | D.旱涝灾害频率增加 |
1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中,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小题2】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
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小题3】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上图中,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A.过度樵采 | B.过度放牧 | C.过度开垦 | D.水资源利用不当 |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
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③④⑤ | D.②③⑤⑥ |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
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 |
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
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 |
14.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从甘肃东南部穿过,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
【小题3】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

【小题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从甘肃东南部穿过,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 B.补充气源 |
C.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
A.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 B.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
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 | 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 |
A.俄罗斯 | B.欧洲 | C.中亚 | D.波斯湾 |
15.
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 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 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 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 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小题2】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工艺流程复杂 B. 环境污染严重
C. 水资源短缺 D. 消费市场狭小

【小题1】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 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 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 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 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小题2】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工艺流程复杂 B. 环境污染严重
C. 水资源短缺 D. 消费市场狭小
17.
从漠河到广州,中国的秋色可谓多姿多彩。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小题2】与⑤对应的耕作制度是

【小题1】下列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是中国最早出现黄叶满山、金针铺地之景色的地方,但秋景极短 |
B.②偌大的草原空旷、萧瑟,看不到一丝绿意 |
C.③稻浪飘香、橘满枝头,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
D.④秋天十分不明显,阳光灿烂、绿树成萌、雨水渐少 |
A.一年一熟 |
B.两年三熟 |
C.一年两熟 |
D.一年三熟 |
18.
改革开放初期纺织印染业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纺织印染业是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部门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小题2】纺织印染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
④部分城市出现“水质性”缺水现象
【小题3】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纺织印染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①严格落实先污染后治理的制度
②将废水排放无法达标的企业迁至水源保护区
③建立污染监控体系
④加强对环保法规、技术等的培训
⑤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港口条件 |
B.国家资金扶持 |
C.优惠的特区政策 |
D.优越的区位条件 |
①环境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
④部分城市出现“水质性”缺水现象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①严格落实先污染后治理的制度
②将废水排放无法达标的企业迁至水源保护区
③建立污染监控体系
④加强对环保法规、技术等的培训
⑤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A.②③④ |
B.③④⑤ |
C.①②④ |
D.①②⑤ |
19.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路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工程输送的资源分别为
【小题2】图中①③工程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小题1】①②③工程输送的资源分别为
A.天然气资源、水资源、电能资源 |
B.水资源、生物资源、电能资源 |
C.电能资源、水资源、天然气资源 |
D.电能资源、天然气资源、生物资源 |
A.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
B.水土流失、大气污 |
C.水土流失、土壤盐碱 |
D.土壤盐碱化、大气污染 |
20.
下图为某类企业在我国的转移路径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该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图示产业转移有利于

【小题1】影响该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需求量 |
B.产品生产成本 |
C.科技研发能力 |
D.能源资源供应 |
A.发达地区产业升级 |
B.欠发达地区环境保护 |
C.缓解发达地区就业压力 |
D.缓解欠发达地区交通拥挤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