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9月考试地理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299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0/9/17

1.综合题(共3题)

1.
读“我国某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原因
 
(3)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

(4)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工
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
根据材料和我国某地区略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O℃,7月平均气温24.5℃。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3分)
(2)分析图示区域西北部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3)图示地区东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什么?说出适宜发展该种农业类型的原因。(3分)
3.
下页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主要地形区显著的地表特征是(1分) ,形成是(1分)
(2)图中A河是我国重要河流,但其通航能力差,试分析其原因。(3分)
(3)该区域丰富的能源资源主要有 ,如何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分)
(4)该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1分) ,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分)

2.单选题(共2题)

4.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3、4题。

【小题1】有关该区域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河流流量主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B.河流M有凌汛现象
C.粮食商品率高,人均耕地面积大
D.实木家具城R接近原料产地
【小题2】N地退耕还沼的主要目的是
A.可进一步提供大量粮食
B.提供更多的旅游欣赏景观
C.为农业生产提供充沛灌溉水源
D.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5.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下列各图所示区域内。据此回答30-32题。

【小题1】图1所示农牧交错带年
平均降水量的范围是
A.150 mm~300 mm
B.300 mm~450 mm
C.450 mm~700 mm
D.700 mm~850 mm
【小题2】图2所示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包括
A.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B.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
C.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第二大林区
D.开荒种地,水土流失加剧
【小题3】图3所示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选择题(共3题)

6.

《爱莲说》中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blank#}1{#/blank#},{#blank#}2{#/blank#}。 

7.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 

     国家都已经现在许多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改为:

8.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 

     国家都已经现在许多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改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