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2983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2题)

1.

2016年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李克强总理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潜能。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激发劳动者创业创新潜能的是(  )

①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②对创业创新活动给予有针对性的债券融资支持

③扩大财政支出,为创业者免费提供办公场所

④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公益广告“劳动创造美好未来”告诉我们,现在和未来属于伟大的劳动者。这说明(  )

2.诗歌鉴赏(共1题)

3.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小题1】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________”和“客船”。
【小题2】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小题3】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卜式传

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自《汉书》,有删改)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使者以(2)布衣草履而牧羊
(3)岁余,羊肥(4)上过其羊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生人无争 蹇叔之子师,哭而送之
B.以田畜事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C.布衣草履牧羊 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D.愚以为贤宜死节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苟,子何欲?
(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小题4】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
【小题5】依据全文,概述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
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潭州东池戴氏堂记

柳宗元

①弘农公刺潭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池之胜于是为最。公曰:“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此。”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就之颠倒万物,辽廓眇忽。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凡观望浮游之美,专于戴氏矣。

②戴氏尝以文行见荐,而志不愿仕。与人交,取其退让,受诸侯之宠,不以自大,其离世欤?好孔氏书,旁及《庄》、《文》,以至虚为极,得受益之道,其乐道欤?贤者之举也必以类。当弘农公之选,而专兹地之胜,岂易而得哉!地虽胜,得人焉而居之,则山若增而高,水若辟而广,堂不待饰而已奂矣。戴氏以泉池为宅居,以云物为朋徒,抒幽发粹,日与之娱,则行宜益高,文宜益峻,道宜益茂,交相赞者也。既硕其内,又扬于时,吾惧其离世之志不果矣。

③君子谓弘农公刺潭得其政,为东池得其胜,授之得其人,岂非动而时中者欤!于戴氏堂也,见公之德,不可以不记。

[注]①刺潭:担任潭州刺史。

【小题1】第①段“水萦之若玦焉”中的“之”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3】第②段“堂不待饰而已奂”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下列与戴氏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戴氏是谯国人,他是弘农公宾客中的一位佼佼者。
B.戴氏堂是东池胜景,由弘农公建造送给戴氏居住。
C.戴氏推崇孔子的思想,也能够博采其他人的学说。
D.戴氏非常喜欢自然风物,常陶醉其中,抒发情怀。
【小题5】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4.材料作文(共1题)

6.
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