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图中①地区沙漠的名称是 ;(1分)
该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2分)
人为原因是 。(1分)
(2)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多选 )(2分)
E.水资源污染严重
(3) 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 为主的景观特色。(2分)
(4)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5分)

(1)图中①地区沙漠的名称是 ;(1分)
该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2分)
人为原因是 。(1分)
(2)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多选 )(2分)
A.人口增长迅速 |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
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
(3) 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 为主的景观特色。(2分)
(4)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5分)
2.
图中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1分)

(1)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甲 、 ,乙 ,将两区域连接在一起的大型工程是 ,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源的跨区域 。(5分)
(2)两个区域内相同的经济作物是 。(1分)
(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分析两区域各自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2分)
; 。
(4)乙区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有哪些?(至少2条)。(3分)
①
②

(1)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甲 、 ,乙 ,将两区域连接在一起的大型工程是 ,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源的跨区域 。(5分)
(2)两个区域内相同的经济作物是 。(1分)
(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分析两区域各自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2分)
; 。
(4)乙区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有哪些?(至少2条)。(3分)
①
②
2.单选题- (共3题)
3.
读下图并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小题2】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小题3】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小题4】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小题1】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A.180千米 | B.280千米 | C.380千米 | D.480千米 |
A.引入灌溉水源 | B.增加土壤肥力 | C.平整土地 | D.排水 |
A.热量条件 | B.土壤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光照条件 |
A.天然林 | B.水源林 | C.湿地 | D.草地 |
4.
读下表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地貌类型比例


【小题1】综合图表,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小题2】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开垦历史悠久 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地貌类型比例


【小题1】综合图表,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东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西南地区 | D.东南地区 |
①开垦历史悠久 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