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坡面沙棘林通常沿等高线延伸方向逐排种植,试分析其原因。
(2)该地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3) 20 世纪 90 年代,该地沙棘种植规模快速扩张,但经济效益不高,推测其原因。
(4)你是否赞同该地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扩大产业规模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沙棘属多年生落叶性灌木,耐旱。春、秋季新植幼株,3~4 年后挂果,9~10 月采摘。果实有很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但易变质。早期工艺是沙棘果带枝采摘,连枝加工。皇甫川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交接地带)多沟壑,是我国沙棘主要种植区域之一。近年来,该地引进了品质优、产量大的俄罗斯大果沙棘替换本地品种。下为皇甫川流域位置示意图和坡面沙棘林带景观图。

(1)坡面沙棘林通常沿等高线延伸方向逐排种植,试分析其原因。
(2)该地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3) 20 世纪 90 年代,该地沙棘种植规模快速扩张,但经济效益不高,推测其原因。
(4)你是否赞同该地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扩大产业规模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该图是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及某地局部放大后等高线图。图中A、B、C、D为该地拟建窑洞处。

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位水土保持学家在某山坡地设立六个位置相邻的小试验场,以模拟降水的方式,观测土壤流失量与地表覆盖状况的关联性。此六个试验场的坡度、坡长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下表是这六个试验场的土壤质地与某次降水后土壤流失量的资料。

(1)在A、B、C、D四处中最适合建窑洞的是_______。试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判断六个试验场中植被覆盖率最好的是哪个?说明判断理由。
材料一:该图是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及某地局部放大后等高线图。图中A、B、C、D为该地拟建窑洞处。

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位水土保持学家在某山坡地设立六个位置相邻的小试验场,以模拟降水的方式,观测土壤流失量与地表覆盖状况的关联性。此六个试验场的坡度、坡长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下表是这六个试验场的土壤质地与某次降水后土壤流失量的资料。

(1)在A、B、C、D四处中最适合建窑洞的是_______。试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判断六个试验场中植被覆盖率最好的是哪个?说明判断理由。
2.单选题- (共3题)
3.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2】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小题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
A.河流水量更大 |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
4.

【小题1】探究结果表明( )
【小题2】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防风固沙 ⑤吸烟滞尘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林地月均温减去裸地月均温的差值)如下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探究结果表明( )
A.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 B.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 |
C.该地11、12月份的月均温最低 | D.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防风固沙 ⑤吸烟滞尘
A.①② | B.②⑤ | C.③④ | D.③⑤ |
5.
【小题2】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 )
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坡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风化 | B.侵蚀 |
C.搬运 | D.沉积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