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248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20/1/5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SOM)是指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有机碳含量既与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多少有关,也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有关。
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土壤易分解有机碳,使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调查研究表明,位于黑河中游(河西走廊中段)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约为2.28~29.55g/kg,较洞庭湖湿地(19.63~50.20g/kg)和三江平原湿地(96~184g/kg)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低,其中黑河中游流域的湿地有机碳含量与植被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黑河中游的湿地植被类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
土层深度(cm)
土壤有机碳(g/kg)
高草植被
低草植被
0-10
14.80
10.35
10-20
11.93
8.23
20-40
8.25
6.44
 
(1)描述黑河中游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黑河中游湿地大部分属于季节性积水湿地,推断相对积水季节而言,非积水季节该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点,并说明推断理由。
(3)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黑河中游湿地,试从气候角度分别指出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高的原因。
(4)根据有机碳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分析湿地退化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原理和趋势。

2.单选题(共5题)

2.

   土壤呼吸作用(土壤中的CO2逸散到近地面的现象)强度与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含量成正相关,土壤容积含水量约30%时,呼吸作用最强。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玉米活跃生长期静风条件和一天中上午、下午、清晨不同时刻CO2浓度垂直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示清晨CO2浓度随高度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通过改变CO2浓度来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主要是
A.增加土壤的湿度B.增施土壤有机肥
C.减少植株的密度D.增加作物的高度
3.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l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时间

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劳动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

资金技术密集型

2001~2005

-2.35

0.87

0.52

2001~2013

1.51

0.66

-0.08

2006~2010

-1.10

2.13

1.35

2011~2013

0.88

0.21

1.31

 

 
【小题1】2001~2013年,“粤东西北”(  )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
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
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
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
【小题2】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
A.技术密集型行业B.资源密集型行业
C.资金密集型行业D.劳动密集型行业
【小题3】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
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
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
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
4.

   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我国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且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下降。1980年以来,甲湖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湖西部蓝藻多于东部,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湖泊西部水量大
B.湖泊西部河流和城市多
C.湖泊西部水温高
D.湖泊东部有出水口,水体更新快
【小题2】在农业社会时期,甲湖蓝藻易发生在
A.丰水年份夏季
B.枯水年份冬季
C.丰水年份冬季
D.枯水年份夏季
5.
下图为世界某海区表层水温等温线图,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是受洋流影响而形成,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图中y=24,等温距为0.5,则x的值为(  )
A.20℃B.22℃C.24℃D.26℃
【小题2】上图所示季节,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为一年中最湿润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6.

   南澳岛地处广东东部,四面环海,北回归线横贯主岛,下图是1975~2009年南澳岛气象观测站(测站位置:117.02°E、23.26°N,海拔7.2m)的大雾日数等气候资料。

结合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气温高低与大雾天气出现的概率呈反比
B.大雾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且季节变化大
C.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常形成大雾天气
D.气温20℃最适合大雾天气的形成
【小题2】结合上表分析,南澳岛2、3月份大雾出现的概率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
①正变温时,受暖湿空气影响,对大雾的形成有利 
②负变温时,风力较大,有利于大雾的形成 
③2、3月份气温适宜,有利于大雾的形成 
④南澳岛上的气温较海洋气温高,且温差较大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