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饮料作物,具有喜温喜湿、怕冷怕涝、耐酸怯碱等特点,多分布在云雾天气多的低山丘陵地区。福建省是我国的茶叶大省,随处可见茶楼、茶馆、茶店等茶文化景观,当地茶叶种类多,质量高,名茶荟萃,有享誉中外的大红袍、铁观音等名茶品种。下图为福建省的地形和降水分布图,下表为某年福建与贵州两省的茶产业比较表。


(1)茶文化显著是福建省的地域特色,试阐述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2)福建和贵州同为我国的茶叶大省,但福建的茶树种植面积不及贵州,而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却远大于贵州,试分析原因。
(3)近年来,随着茶叶需求量不断增大,福建龙岩某山区县计划将当地大片的原生马尾松林地改种成茶树,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图1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北部湾经济区示,图2是珠江三角洲略图。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一部分劳动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企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远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材料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石化、钢铁、能源、电力、林浆纸、电子等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
(1)据材料说明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原因。(2)据图文简析广西发展炼铝工业有利条件。
(3)与其所在的省区中北部相比,说明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吸引外来投资的有利区位条件。
材料一:我国西南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大地区没有原油供应和炼油厂,所需油品全靠兰成渝管道和沿长江逆流运输。缅甸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丰富,据目前探测情况显示,未来还可能发现更多天然气储量。
材料二: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皎漂港东南方的小岛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管道穿过缅甸多个邦后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在贵州安顺实现油气管道分离,原油管道最终延伸到被“油荒”困扰的重庆,天然气管道则南下到达广西。中缅油气管道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和非洲地区;天然气主要来源是韩国、印度等国投资公司在缅甸印度洋大陆架开发的天然气田,目前我国石油公司也正与缅甸政府合作勘探海上、陆上气田。经过12年筹备建设,2017年4月10日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正式投运,下图为中缅油气管道运输线路图。

(1)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2)分析该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沿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3)目前中缅油气管道已经全线贯通使用,分析该工程对我国西南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疏解首都面临的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下图为京津冀城镇体系与三小时交通经济圈规划图。
(2)说明京津冀一体化可能给河北省带来的有利影响。
(3)试分析解决京津冀三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2.单选题- (共11题)

【小题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 本地无洪水灾害 |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的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D.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径流季节变化大 |
①北冰洋②印度洋③太平洋④大西洋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A.有高山冰川融水,水源充足 | B.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 |
C.有自海洋水汽,降水充足 | D.地处山麓冲积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该省区最有可能是
A.滇 | B.吉 |
C.甘 | D.豫 |
A.因海陆位置影响,生物类型多样 |
B.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小 |
C.以温带、高山气候为主 |
D.降水丰沛,集中夏季 |

【小题1】“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环京新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 | B.“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 |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 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 |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 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 |

【小题1】2015年1~2月我国各省区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速
A.最快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藏、贵 |
B.最慢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晋、辽 |
C.东部经济带各省区快于西部经济带各省区 |
D.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级行政区南多北少 |
①贵州、江西面临资源枯竭 ②江苏、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③北京、上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④黑龙江、辽宁产业升级困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新塘(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在30年前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改革开放之初,这里诞生了国内第一条牛仔裤。30年后,这里聚集了几十万外来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牛仔布生产基地和华南摩托车、汽配产业重要地标。每天,这里有250万件牛仔服被生产出来销往世界各地。数据显示,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2008年新塘仍完成工业总产值797亿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新塘诞生国内第一条牛仔裤时,珠江三角洲( )
A.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 | B.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增强 |
C.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群体系 | D.城市化向城市群模式转变 |
①靠近港澳和东南亚 ②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③改革开放的政策 ④海运便利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A.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 | B.广阔的经济腹地 |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

【小题1】据图可知该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固体废弃物污染 ②大气污染
③植被破坏 ④水体污染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①百万移民,使三峡市库区生态环境压力减小 ②三峡工程首要作用是防洪,其次是发电等
③使洄游鱼类在中下游自然繁殖成功,不影响生态 ④对三峡库区产生新的旅游景观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小题1】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A.年降水量、七月均温、一月均温 |
B.年降水量、一月均温、七月均温 |
C.七月均温、一月均温、年降水量 |
D.七月均温、年降水量、一月均温 |
A.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
B.降水最少处海拔为700米左右 |
C.气温变化与纬度有密切关系 |
D.气温年较差随降水量增加而减小 |

【小题1】导致1953—2010年东南部人口比重变化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A.东南部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
B.东南部人口大量迁向西北部 |
C.西北部属少数民族多,新出生人口众多 |
D.东南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比重增大 |
A.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吸引农民就业 |
B.鼓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
C.大力进行房地产开发,吸引农民进城居住 |
D.对现有工业延长产业链吸引更多农民就业 |

【小题1】游记作者,所登临之处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地点① | B.地点② |
C.地点③ | D.地点④ |
A.-10℃,350mm | B.0℃,700mm |
C.-3℃,700 mm | D.4℃,800mm |

【小题1】该城市位于
A.黄淮海平原 | B.汾河平原 |
C.汉水谷地 | D.渭河平原 |
A.铁路、河流 | B.河流、交通 | C.地形、铁路 | D.地形、河流 |
A.位于河谷,大气中水汽含量大 | B.海拔低,大气保温作用强 |
C.深居内陆,大陆性强 | D.受地形影响,夏季风气流下沉,降水少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