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荒漠植被在防风固沙及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图下所示沙漠G为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年降水量在150mm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植被较其他沙漠茂密,但植被覆盖率年内差异较大,主要植被有多年生灌木、一年生和短命植物,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该沙漠地区冬季常出现雾凇现象,雾凇的出现与该地温度、湿度、风速气象条件关系密切。观察发现雾凇在日出后2小时内大部分飘落到雪面,较我国吉林地区持续时间短。研究表明,冬季雾凇和积雪覆盖对于该沙漠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1)说明该沙漠地区“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原因。
(2)分析该沙漠冬季有利于雾凇出现的条件。
(3)简述冬季雾凇及积雪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二)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地表植被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74%由人为造成。读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表,回答问题:

(4) 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可直接影响土壤的肥力。通过分析资料,简述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
(5) 简要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一)荒漠植被在防风固沙及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图下所示沙漠G为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年降水量在150mm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植被较其他沙漠茂密,但植被覆盖率年内差异较大,主要植被有多年生灌木、一年生和短命植物,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该沙漠地区冬季常出现雾凇现象,雾凇的出现与该地温度、湿度、风速气象条件关系密切。观察发现雾凇在日出后2小时内大部分飘落到雪面,较我国吉林地区持续时间短。研究表明,冬季雾凇和积雪覆盖对于该沙漠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1)说明该沙漠地区“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原因。
(2)分析该沙漠冬季有利于雾凇出现的条件。
(3)简述冬季雾凇及积雪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二)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地表植被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74%由人为造成。读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表,回答问题:

(4) 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可直接影响土壤的肥力。通过分析资料,简述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
(5) 简要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河套平原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倾斜,海拔1020到1050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河套平原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形成了塞上江南。
材料三 春雨是河套平原春季特有的一种自然灾害。该地主要位于中温带,春小麦在该地播种面积很大。河套平原地下水位较高,当春雨过大时,对春耕生产影响很大。群众说:“别处春雨贵如油,河套春雨使人愁”。
(1)当地政府准备在A地和B地修建水利枢纽来引黄河水灌溉,如果从可用水量和经济性角度考虑,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总的引水口的是______(填“A”或“B”),原因是___________。
(2)与浙江省相比,河套平原的灌渠具有两个特点:①灌渠密度大;②使用寿命相对较短。根据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原因。
(3)人们在河套平原既修建了灌渠又修建了排水渠,这主要是为了减轻________(环境问题),除此以外,人们还可以采用哪些措施来减轻该环境问题。
(4)简述当地春雨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河套平原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倾斜,海拔1020到1050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河套平原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形成了塞上江南。
材料三 春雨是河套平原春季特有的一种自然灾害。该地主要位于中温带,春小麦在该地播种面积很大。河套平原地下水位较高,当春雨过大时,对春耕生产影响很大。群众说:“别处春雨贵如油,河套春雨使人愁”。
(1)当地政府准备在A地和B地修建水利枢纽来引黄河水灌溉,如果从可用水量和经济性角度考虑,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总的引水口的是______(填“A”或“B”),原因是___________。
(2)与浙江省相比,河套平原的灌渠具有两个特点:①灌渠密度大;②使用寿命相对较短。根据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原因。
(3)人们在河套平原既修建了灌渠又修建了排水渠,这主要是为了减轻________(环境问题),除此以外,人们还可以采用哪些措施来减轻该环境问题。
(4)简述当地春雨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3.
宁夏平原——“黄河金岸,塞上明珠”,自古以来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读图简述宁夏平原与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形成的异同。
(2)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源于贺兰山和黄河的呵护,请说明你的理解。
(3)分析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因此引发环境问题。

(1)读图简述宁夏平原与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形成的异同。
(2)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源于贺兰山和黄河的呵护,请说明你的理解。
(3)分析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因此引发环境问题。
4.
读“甘肃省地理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
(2)图中200mm年等降水量线向西北方向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析古丝绸之路从图中山脉东北麓经过的区位优势。

(1)简述图示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
(2)图中200mm年等降水量线向西北方向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析古丝绸之路从图中山脉东北麓经过的区位优势。
2.单选题- (共8题)
5.
读“我国甲、乙两盆地山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E山脉北坡自然带谱较F山脉东坡自然带谱简单得多,其主要原因是E山脉北坡
【小题2】与乙盆地相比,甲盆地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小题3】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都具备的有利条件是
【小题4】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地形以山地为主,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之说②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 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内③灌溉农业为本区的特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 誉为“塞外江南”④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 之一,我国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就生长在这里。

【小题1】图示E山脉北坡自然带谱较F山脉东坡自然带谱简单得多,其主要原因是E山脉北坡
A.相对高差较小,水热条件的变化不明显 |
B.地形坡度较陡,不适宜不同植物的生长 |
C.降水太少,不具备森林生长的水分条件 |
D.人类活动较密集,自然带谱的破坏较严重 |
A.热量丰富 | B.光照充足 | C.地形平坦 | D.土壤肥沃 |
A.技术力量雄厚 | B.常规能源资源丰富 |
C.水陆交通便利 | D.靠近国内主要消费市场 |
①地形以山地为主,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之说②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 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内③灌溉农业为本区的特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 誉为“塞外江南”④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 之一,我国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就生长在这里。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6.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各河流( )
【小题2】2017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

【小题1】图中所示各河流( )
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 B.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 |
C.上游流量大于下游 | D.流量季节变化小 |
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 B.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
C.古长城遗迹 | D.草方格沙障 |
7.
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某地降水量示意图和地下水水位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 )
【小题2】该地近几年可能( )


【小题1】该地( )
A.植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 | B.主要面临水土流失问题 |
C.多外流河,流量年际变化大 | D.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 |
A.大力种植以乔木为主的植被 | B.发展节水农业,综合治理荒漠化 |
C.在缓坡地带,大力修建梯田 | D.采取人工措施,增加冰川积雪的融化量 |
8.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下图为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据此完成下题。

关于上图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关于上图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诗描述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B.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 |
C.该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外流河 |
D.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 |
9.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P地与Q地相比,P地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P地与Q地相比,P地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10.

【小题1】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
【小题2】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下图为 “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
A.山间低地 | B.山谷地带 |
C.盆地中部 | D.山前冲积扇 |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11.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地形特点为
【小题2】影响图示区域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3】下列符合图示区域河流流量变化特征的是

【小题1】该区域地形特点为
A.中间高,两边低,以山地、平原为主 |
B.山河相间分布 |
C.地势较高,以山地、盆地为主 |
D.北高南低,北侧以山地为主,南侧以平原为主 |
A.地形、气候、交通 | B.水源、资源、交通 |
C.气候、地形、政治 | D.宗教、民族、气候 |
A.![]() | B.![]() |
C.![]() | D.![]() |
12.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题。
【小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
【小题2】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小题3】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小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东南沿海地区 | B.西南地区 |
C.东北地区 | D.西北地区 |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