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230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8

1.综合题(共3题)

1.
读黄河三角洲部分湿地的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图示区域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面积变化的差异,并说明湿地面积变化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简述该地保护湿地可以采取的措施。
2.
下图为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B为   带,C为   带,D为   带,F为   带。
(2)目前美国东北部地区所需蔬菜主要由南部和西部地区供应,这主要得益于   和的迅速发展。
(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3.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火)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2.单选题(共10题)

4.
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
A.吉林省市场B.东北市场
C.全国市场D.欧洲市场
【小题2】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
A.减少运输成本B.降低生产成本
C.获取更多利润D.扩大市场占有率
【小题3】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
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
5.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小题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小题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
A.市场B.技术
C.资金D.交通
6.
我国下列省区中,属于中部地区的有
①河南②广西③福建④辽宁⑤新疆⑥湖南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⑥D.⑤⑥
7.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3-4题.
【小题1】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文联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小题2】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
①震级较低    ②提前预报  ③防震意识强    ④救援及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
我国四大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明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B.中部地区以重型产业为主
C.东部地区以轻型或综合产业为主
D.东北地区的农业经济占很大比重
9.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简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从东到西的变化,正确的是
A.荒漠——森林——平原B.荒漠——森林——典型草原——草原
C.典型草原——荒漠一一森林D.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小题2】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小题3】新疆生产的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C.云量多,光照弱,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
10.
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一度衰落,其内部原因在于( )
A.工业结构单一B.煤炭能源地位下降C.世界性钢铁过剩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11.
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兴建了大量水库,为发展渔业打下了基础
B.坡地发展温室蔬菜生产
C.把林业发展作为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平原多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
12.
2014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制造业升级换代,许多企业积极推进“机器取代人”,以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提高工作效率。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很多企业积极推进“机器取代人”,主要是为了应对
A.日益上涨的劳动力成本B.产业的快速转型升级
C.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D.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小题2】下列工业,最可能实施 “机器取代人”的是
A.玩具制造B.普通服装C.汽车制造D.玻璃制造
13.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
A.天然气、石油和水电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火电、天然气和水电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小题2】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速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D.该管线两次穿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
【小题3】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线路短,建成后可自流引水,投资较小
②南水北调“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③南水北调工程不会对北方地区产生不利影响
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调水量大,但水质较差,必须加强取水区的保护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4】关于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青海输出的主要是火电,主要输送到上海
②内蒙古输出的是火电,主要输送到北京、天津
③四川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④云南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广东
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3.选择题(共2题)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不在坐标轴上的任意一点P(x,y),我们把点P′( {#mathml#}1x{#/mathml#} , {#mathml#}1y{#/mathml#} )称为点P的“倒影点”,直线y=﹣x+1上有两点A,B,它们的倒影点A′,B′均在反比例函数y= {#mathml#}kx{#/mathml#} 的图象上.若AB=2 {#mathml#}2{#/mathml#} ,则k={#blank#}1{#/blank#}.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不在坐标轴上的任意一点P(x,y),我们把点P′( {#mathml#}1x{#/mathml#} , {#mathml#}1y{#/mathml#} )称为点P的“倒影点”,直线y=﹣x+1上有两点A,B,它们的倒影点A′,B′均在反比例函数y= {#mathml#}kx{#/mathml#} 的图象上.若AB=2 {#mathml#}2{#/mathml#} ,则k={#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