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子默写- (共1题)
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②溯泗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_____。(《诗经.蒹葭》)
③金张藉旧业,______。(左思《咏史》)
④_______,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⑤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____。(杜甫《客至》)
⑥____________,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⑦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⑧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诗歌鉴赏- (共1题)
宿王昌龄隐居①
常建
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②。松际露微月, 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 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 西山鸾鹤群。
注释:①王昌龄:常建的好友,常建写此诗时王昌龄实际上已登仕途,不再隐居。②云:白云。齐梁隐士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小题1】从题材上说,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诗。这首诗的诗眼是________ 。
【小题2】对这首诗中语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清溪深不测”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 |
B.“茅亭宿花影”中的“宿”是指“夜宿”,紧扣前面的“茅亭”意思是说“夜宿于茅亭”。 |
C.“谢时”是说辞去世俗之累。 |
D.“犹为君”中“君”指王昌龄,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 |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越使诸发①执一枝梅遗梁王,梁王之臣曰“韩子”,顾谓左右曰:“恶有以一枝梅,以遗列国之君者乎?请为二三日惭之。”出谓诸发曰:“大王有命,客冠则以礼见,不冠则否。”诸发曰:“彼越亦天子之封②也。不得冀、兖之州,乃处海垂之际③,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④,将避水神⑤也。今大国其命冠则见以礼,不冠则否。假令大国之使,时过弊邑,弊邑之君亦有命矣。曰:‘客必剪发文身,然后见之。’于大国何如?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意如不安,愿无变国俗。”梁王闻之,被衣出以见诸发。令逐韩子。《诗》曰:“维君子使,媚于天子。⑥”若此之谓也。
注释:①诸发:战国时越国的大夫。②天子之封:天子所分封的土地。③海垂之际:接近海边的地区。④以像龙子者:用来模仿龙王的子孙。⑤避水神:使水神逃避。⑥维君子使,媚于天子:君子出使,会受到天子的宠爱。
【小题1】“维君子使,媚于天子”一句引自《诗经﹒大雅﹒卷阿》。《诗》中的风、雅、颂是按( )来划分的。A.不同的地域 | B.不同的时期 | C.音乐的性质 | D.篇幅的长短 |
①恶有以一枝梅 (______) ②以遗列国之君 (______)
③客冠则以礼见(______) ④愿假冠以见 (______)
【小题3】“梁王闻之,被衣出以见诸发”中的“被”与下列哪一句的“被”意思相同( )
A.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
B.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送东阳马生序》 |
C.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 |
D.翡翠珠被 《招魂》 |
E.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 |
【小题5】诸发为什么要对魏国的大臣说“剪发文身”的习俗?。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徬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小题1】本段选自于______代(朝代)__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解释下列下列句中加点词义:
⑴未几(______) ⑵气息惙然(______)
⑶手裁举(______) ⑷审谛之(______)
【小题3】与“取儿藁葬”中“藁”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试使斗而才 |
B.儿涕而去 |
C.裘马扬扬 |
D.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
A.宰以卓异闻 |
B.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 |
C.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
D.宰乃赏成,献诸抚军 |
【小题6】在成名因“征促织”而引出的一部悲喜剧中,作者出色地描写了他的心理变化。请以本段为例,分析心理描写的妙处。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侯银匠
汪曾祺
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爹做主!”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什么?”——“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的。
定亲后,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点不耐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侯银匠顺着女儿的意思,搜罗了点金子打了一对耳坠、一条金链子、一个戒指。侯菊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
爹问菊子还要什么,菊子指指花轿,说:“我要这顶花轿。”
“这是顶旧花轿,你要它干什么?”
“我看了看,骨架都还是好的,我会把它变成一顶新的!”
侯菊动手改装花轿,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绒,飞针走线,一天忙到晚。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为飘带的坠脚。轿子一动,银铃碎响。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
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就坐了这顶手制的花轿出门。临上轿时,菊子说了声:“爹!您多保重。”鞭炮一响,老银匠的眼泪就下来了。
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
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顶花轿。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她把钱放在抽屉里,对丈夫说:“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
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侯菊管。陆家人多,众口难调。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烂饭,公公婆婆爱吃焖饭。侯菊竟能在一口锅里煮出三样饭。
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给了她,她实际上成了陆家的当家媳妇。她才十七岁。
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
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陆家一刻也离不开她。
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慢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侯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
【小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掸土(__________) 寒碜(__________) 錾(__________)
【小题2】文尾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是选自于张继的《__________》。
【小题3】根据上下文,画线处 “甜”和“苦”的含义是:甜:__________ 苦:__________ 。
【小题4】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侯菊对要花轿一事早有打算,体现她很精细。 |
B.改装花轿,体现侯菊心灵手巧。 |
C.出租花轿,体现侯菊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
D.通过花轿寄托对父亲的思念,体现侯菊情深意重。 |
【小题6】文章开头写“银匠店出租花轿”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命题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