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 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新疆等地转移的策略。在向中西部转移纺织服装业时,把产品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保留在浙江。
(1)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3)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 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新疆等地转移的策略。在向中西部转移纺织服装业时,把产品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保留在浙江。
(1)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3)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1)-(3)小题。
材料一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粮仓”黑龙江省2009年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计划到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 000亿斤,比2007年净增商品粮200亿斤以上,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
材料二 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及谷物单产(千克/公顷)比较(2006年)。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2)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有进一步减少之势,试分析原因。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材料一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粮仓”黑龙江省2009年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计划到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 000亿斤,比2007年净增商品粮200亿斤以上,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
材料二 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及谷物单产(千克/公顷)比较(2006年)。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2)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有进一步减少之势,试分析原因。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3.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山西省围绕煤炭开发,充分利用本省丰富的铝土、铁矿资源,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但其经济结构单一,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大,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材料2: “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分析山西省开展煤炭综合利用的有利条件。
(2)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较,山西省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造成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
(3)针对重化工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你认为山西产业结构应如何调整?
材料2: “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分析山西省开展煤炭综合利用的有利条件。
(2)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较,山西省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造成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
(3)针对重化工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你认为山西产业结构应如何调整?
2.单选题- (共9题)
4.
下列属于山西煤炭资源突出特点的是( )
A.分布范围广,全省有60%的土地下有煤田分布 |
B.煤种齐全,全国十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
C.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低的特点 |
D.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深,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
5.
读东北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示①②③分别代表东北商品粮基地的
【小题2】上图示①②③商品粮基地的分布,突出显示的东北商品粮基地特点是
【小题3】上图示④地区,重点发展方向是

【小题1】上图示①②③分别代表东北商品粮基地的
A.小麦产区、玉米产区、稻谷产区 |
B.稻谷产区、小麦产区、玉米产区 |
C.玉米产区、小麦产区、稻谷产区 |
D.大豆产区、玉米产区、高粱产区 |
A.产品商品化 | B.高度机械化 |
C.种植多样化 | D.地区专业化 |
A.保护天然林,积极营造人工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
B.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商品粮生产规模 |
C.山麓地带实现立体开发,重点发展畜牧业 |
D.彻底由原料型转变为产品加工型产业 |
6.
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双重危机:一是部分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二是某些智能制造重新回流美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危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小题2】美国提出了复兴制造业的策略,使制造业出现逆转移,下列制造业中较难回流的是( )
【小题1】影响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危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市场、运输成本 | B.劳动力成本、技术 |
C.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 | D.技术、运输成本 |
A.服装工业 | B.汽车工业 |
C.电子工业 | D.医药工业 |
7.
煤炭资源的开采给山西省造成的影响有
①促进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②供给充裕可靠的能源,改善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造成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等问题
①促进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②供给充裕可靠的能源,改善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造成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等问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9.
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做好土地利用规划是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在流域开发中的重要举措。其中不属于这些措施的是
A.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 |
B.采取措施稳固河、湖岸线,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
C.对原有的采矿区实行新形式的开采 |
D.调整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和草原面积 |
10.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短短的30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小题1】深圳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小题2】深圳在“而立”之年又在经历着一场产业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可能是
【小题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深圳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地理位置 | B.交通条件 |
C.著名侨乡 | D.国家政策 |
A.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 B.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C.走生态农业为主的生产结构道路 | D.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就业问题 |
A.珠江三角洲的第一阶段工业化主导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
B.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 |
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
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明确,结构差异大 |
11.
下图是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也相对丰富
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
③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能源需求量小,能源也相对短缺
④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能源需求量小,能源也相对丰富

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也相对丰富
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
③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能源需求量小,能源也相对短缺
④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能源需求量小,能源也相对丰富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