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原夏菜又称冷凉蔬菜或错季蔬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7—25摄氏度。兰州下辖五区三县,海拔在1500-3300米之间,海拔差异大,年平均气温约10摄氏度,是我国著名的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兰州的高原夏菜有20多个种类,200多个品种,品质优异,是南方居民餐桌上宠儿。下图示意兰州的位置和范围。

(1)说明兰州种植高原夏菜的有利气候条件。
(2)解释兰州地区有利于高原夏菜生产的原因。
(3)分析兰州在高原夏菜生产中普遍运用覆盖技术的自然原因。
(4)你认为兰州是否应该大力发展高原夏菜的种植。请说明理由。
高原夏菜又称冷凉蔬菜或错季蔬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7—25摄氏度。兰州下辖五区三县,海拔在1500-3300米之间,海拔差异大,年平均气温约10摄氏度,是我国著名的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兰州的高原夏菜有20多个种类,200多个品种,品质优异,是南方居民餐桌上宠儿。下图示意兰州的位置和范围。

(1)说明兰州种植高原夏菜的有利气候条件。
(2)解释兰州地区有利于高原夏菜生产的原因。
(3)分析兰州在高原夏菜生产中普遍运用覆盖技术的自然原因。
(4)你认为兰州是否应该大力发展高原夏菜的种植。请说明理由。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茶树的生长环境对茶叶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茶树一般生长于酸性土壤的中低山区,雨量充沛、多云雾、少日照;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5-30℃。下图为中国茶叶产区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 2010年中国茶叶产量为140万吨,居全球首位。出口30.2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下图表示2011年中国茶叶对外出口量百分比构成。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不能形成自己的茶叶品牌,茶叶出口不仅售价低而且出口量也有下降的趋势。

材料三:英国是世界茶叶消费大国,英国不产茶,每年要进口大量茶叶。但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英国西南部分地区开始适宜种植茶树。而作为英国进口茶叶主要来源国之一的非洲肯尼亚,今后产茶区的气候条件将不如目前适宜茶树生长。这给肯尼亚茶叶对英出口前景蒙上阴影。
(1)西南茶区分布在藏、云、川、 、 等省区。
(2)分析江南茶区茶叶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江北茶区茶叶生产的最为不利的自然条件。
(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特点,请你为中国茶叶拓展国际市场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4)全球气候变化对茶叶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 茶树的生长环境对茶叶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茶树一般生长于酸性土壤的中低山区,雨量充沛、多云雾、少日照;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5-30℃。下图为中国茶叶产区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 2010年中国茶叶产量为140万吨,居全球首位。出口30.2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下图表示2011年中国茶叶对外出口量百分比构成。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不能形成自己的茶叶品牌,茶叶出口不仅售价低而且出口量也有下降的趋势。

材料三:英国是世界茶叶消费大国,英国不产茶,每年要进口大量茶叶。但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英国西南部分地区开始适宜种植茶树。而作为英国进口茶叶主要来源国之一的非洲肯尼亚,今后产茶区的气候条件将不如目前适宜茶树生长。这给肯尼亚茶叶对英出口前景蒙上阴影。
(1)西南茶区分布在藏、云、川、 、 等省区。
(2)分析江南茶区茶叶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江北茶区茶叶生产的最为不利的自然条件。
(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特点,请你为中国茶叶拓展国际市场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4)全球气候变化对茶叶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
2.单选题- (共4题)
3.
A. 黄河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珠江三角洲 D. 太湖平原
【小题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好处是 ( )。
A. 可以少占耕地
B. 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 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D. 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 黄河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珠江三角洲 D. 太湖平原
【小题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好处是 ( )。
A. 可以少占耕地
B. 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 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D. 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4.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读上海松江家庭农场经营情况的部分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 ②交通运输的完善 ③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 ④国家政策的扶持
【小题2】松江家庭农场的发展将使该地

【小题1】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 ②交通运输的完善 ③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 ④国家政策的扶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粮食作物品种调整 | B.农业水利工程量减少 |
C.非农用地面积减少 | D.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 |
5.
下表为四个农业区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农业区共同的区位条件及其生产特征是
【小题2】四个农业区中最可能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别是

【小题1】甲、乙两农业区共同的区位条件及其生产特征是
A.机械化水平高,集约化经营 | B.劳动力充足,单位面积产量高 |
C.人少地多,产品商品率高 | D.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量大 |
A.甲、丙 | B.乙、丁 | C.丙、甲 | D.丁、乙 |
6.
近年来,我国各地形成了多个优势农产品基地,产品销往国内外,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两地均为我国优质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下列关于A、B两地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叙述或分析,正确的是
【小题2】CD两地均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小题1】图中A、B两地均为我国优质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下列关于A、B两地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叙述或分析,正确的是
A.A地位于河谷地区,热量条件好,冬季蔬菜仍可生长 |
B.B地纬度低,冬季降水充足,利于蔬菜生长 |
C.A地盛夏时节生产喜凉蔬菜,B地隆冬季节生产喜温蔬菜 |
D.冬季对A地蔬菜的需求旺盛,夏季对B地蔬菜的需求旺盛 |
A.原料 科技 | B.原料 市场 |
C.劳动力 市场 | D.政策 交通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