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 《每日一题》选修-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1832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5

1.诗歌鉴赏(共4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桂花①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 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 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①此词作于建中靖国(1101 年)之后。由于北宋末年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 之死后,她曾随丈夫屏居青州乡里约一年之久。他们攻读而忘名,自乐而远利,双双沉醉于美 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色黄而冠之以“轻”和“暗淡”,说明它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秾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人。
B.开头两句正面描绘了桂花,从第三句开始作者就生动地叙述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招人妒的原因。
C.它浓郁的香气,温雅的体性已足使她成为第一流的名花,颜色淡一点又有什么要紧呢?
D.“骚人”指的是屈原。作者指责屈原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情思”不够的缘故。
【小题2】作者对桂花持怎样的态度?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审美观点?
2.
古代诗歌阅读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小题1】诗的前两联是如何写诗人枕不成眠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小题2】对尾联,有人说是超脱之语,有人说是愤激之言。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

陶渊明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①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②寄邓林③,功竟在身后。

[注]①虞渊:即禹谷,神话中日入之处。②馀迹:此指夸父之遗愿。③邓林:桃林。夸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桃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乃”字暗示作者的态度,欲扬先抑,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B.第六句讲夸父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合情合理。
C.本诗风格慷慨豪放,不同于《饮酒·结庐在人境》田园牧歌式的吟唱。
D.本诗把神话情节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小题2】《大荒北经》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对于夸父追日,陶渊明持怎样的观点态度?请结合全诗分析。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