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2日 《每日一题》选修-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二)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1807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6

1.诗歌鉴赏(共5题)

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坡 郑 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中又何人。
【小题1】从题材上看,这两首诗都属于______________诗,且都是以_______________事件为题材。
【小题2】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是指军队发生哗变,而在这五年前的七月七日曾海誓山盟永为夫妇。言沉溺声色之当年,何尝料及不能保其宠爱至今日。极具讽刺意味。
B.“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两句在对比中嘲讽了唐玄宗的“七夕笑牵牛”,还不如普通百姓长相厮守。
C.《马嵬坡》一诗后两句以议论作结,不言陈后主而言“何人”有不屑之意,直抒胸臆,盛赞唐玄宗在危亡之际识大体,有决断,堪称“圣明”。
D.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讽刺意味处处隐在。
【小题3】有人评论说《马嵬坡》一诗虽嘲讽了唐玄宗,但也表现了对他的同情。说说看哪些诗句表现了同情。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自 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蟠木:弯曲的树。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居易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C.“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小题2】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5.
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后面题目。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这首词作于李煜被软禁在北宋首都东京(开封)时期。
【小题1】“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何时了”呢?
【小题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是从艺术手法和情感的表达上作简要的赏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