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级市的城镇体系规划图,该市东临沙质海岸,沙软潮平,水质清澈;中部主要为礁石海岸,距海岸500m处水深可达40—50m;西南部沿海有大面积的盐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的发展规划,合理的是
【小题2】关于该区域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该区域的发展规划,合理的是
A.乙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 B.丙地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海水淡化 |
C.丁地附近种植红树林 | D.丙地附近建设海滨浴场 |
A.甲的服务功能与丙相同 | B.乙的城市空间形态受地形影响大 |
C.乙的服务功能比戊多 | D.丁的服务范围明显大于丙 |
2.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
【小题2】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 )
【小题3】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 )
【小题4】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
A.地形、水源 | B.水源、气温 |
C.水源、光照 | D.土壤、地形 |
A.太阳能、生物能 | B.风能、石油 |
C.太阳能、地热能 | D.地热能、天然气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
C.纬度低、海拔高 |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 | B.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
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 | D.山地畜牧业——滩羊 |
3.
下图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

【小题1】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的技术 | B.廉价的劳动力 | C.广阔的市场 | D.丰富的资源 |
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
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缓解其就业压力 |
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
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
4.
读甲、乙两国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两国共同具有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乙国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小题1】两国共同具有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都以高原为主 |
B.人口数量多,增长快 |
C.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
D.水源充足,灌溉农业发达 |
A.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
B.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
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D.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
5.
香港电子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典型反映。据此完成28-30题。
【小题1】GIS技术与普通地图共同的特点是
【小题2】有关香港电子地图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3】运用现代化技术可减少海洋风暴对航行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GIS技术与普通地图共同的特点是
A.信息量一样大 |
B.都便于查询各种信息 |
C.都进行空间分析 |
D.都利于数据化处理各种信息 |
A.可以方便地查询香港的三维地形或地图信息 |
B.可以直接及时准确监控香港所发生的任何事件 |
C.可以分类或局部查询相关地理信息 |
D.可以随时切换、缩放、更新、修改新的图层 |
A.利用GIS可对海洋风暴的数据进行分析 |
B.运用GPS可及时获取风暴发展过程的数据 |
C.利用RS可判断海洋风暴的风力大小 |
D.RS可提供海洋风暴的三维坐标 [ |
6.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水利工程的作用是
【小题2】该水利工程的地理影响在于
【小题3】最适合该水利工程分布的区域是

【小题1】图示水利工程的作用是
A.水利枢纽 | B.水电站 |
C.进行全流域治理 | D.进行小流域治理 |
A.解决降水时间分配不平衡所造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
B.不会对气候产生任何影响 |
C.对植被状况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
D.加剧水土流失 |
A.珠江三角洲 | B.青藏高原 | C.黄土高原 | D.柴达木盆地 |
7.
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2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2】今后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 |
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 |
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 |
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 |
A.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 |
B.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 |
C.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 |
D.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
8.
下图为“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陕西西安和四川成都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建立以重庆、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比,“西三角经济圈”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有
①交通不便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劳动力素质低 ④缺少优惠政策
【小题2】“西三角经济圈”建立和发展的积极意义有
①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②吸引经济重心向西部转移③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④便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
【小题3】“西三角经济圈”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是

【小题1】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比,“西三角经济圈”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有
①交通不便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劳动力素质低 ④缺少优惠政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①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②吸引经济重心向西部转移③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④便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A.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 | C.土壤盐碱化 | D.大气污染 |
9.
读“世界某国家经济区发展变化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为该国核心经济区,经过a—b—c阶段的发展,关于甲的正确说法是
【小题2】依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国家最可能是

【小题1】图中甲为该国核心经济区,经过a—b—c阶段的发展,关于甲的正确说法是
A.核心区地位有所下降 |
B.城市数量逐渐增多 |
C.始终为人口迁入区 |
D.空间范围逐渐扩大 |
A.俄罗斯 | B.法国 | C.美国 | D.巴西 |
10.
下图为庐山1997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总游客数的百分比( to为庐山所在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小题2】与黄山相比,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是( )
①山上地域开阔且地势较平坦,夏季接待避暑疗养人员的能力大
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旅游景观的知名度大
③临长江干流、赣江和鄱阳湖,景区的水路通达度高
④周边广泛分布花岗岩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地质地貌景观的集群度高

【小题1】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本省的游客最多,主要是因为经济距离近 |
B.来庐山旅游人数随经济距离的增加而均匀减少 |
C.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均匀分布在1000千米以内的最优吸引半径内 |
D.庐山以西地区客源相对较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交通通达性差 |
①山上地域开阔且地势较平坦,夏季接待避暑疗养人员的能力大
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旅游景观的知名度大
③临长江干流、赣江和鄱阳湖,景区的水路通达度高
④周边广泛分布花岗岩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地质地貌景观的集群度高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2.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