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4月发布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 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0.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预计,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到10亿人左右,形成一个世界级城市群,两个国际级城市群,七个国家级城市群,若干个区域性的中小城市群。
材料二: 下图是1978年—2005年 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农业产值与就业结构变化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由现在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比较沿海地区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和农业产值比重下降速度,并分析这种状况会引发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材料一: 2011年4月发布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 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0.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预计,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到10亿人左右,形成一个世界级城市群,两个国际级城市群,七个国家级城市群,若干个区域性的中小城市群。
材料二: 下图是1978年—2005年 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农业产值与就业结构变化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由现在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比较沿海地区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和农业产值比重下降速度,并分析这种状况会引发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2.
读下图“塔里木盆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塔里木盆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这种气候的最突出的特点是 。
(2)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可能有 。
(3)围绕塔里木河的可持续开发,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塔里木盆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这种气候的最突出的特点是 。
(2)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可能有 。
(3)围绕塔里木河的可持续开发,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单选题- (共9题)
3.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985-2005年,该省区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最可能是( )
【小题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小题1】1985-2005年,该省区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
4.
读“澳大利亚、中国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小题2】图中②地所属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小题3】图中②地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小题4】图中③、④两地发展农业的共同优势是

【小题1】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乳畜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A.劳动力投入少 | B.小农经营 | C.科技水平高 | D.机械化程度高 |
A.降水量不足 | B.地形崎岖 | C.多旱涝灾害 | D.土壤贫瘠 |
A.热量充足 | B.雨热同期 | C.草场广阔 | D.地广人稀 |
5.
下表为世界某著名工业城(区)的区位因素评价表,所在国政府直接介入该工业城(区)整个筹建过程。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工业城(区)最有可能是( )
【小题2】该工业地域形成的原理是( )
【小题3】与美国“硅谷”相比,该工业城(区)不具备的区位条件是( )
【小题4】某业务员通过互联网采购了5吨昭通优质苹果,运到昆明销售,这一活动共涉及的地域联系方式有( )

【小题1】该工业城(区)最有可能是( )
A.德国鲁尔区 | B.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
C.日本筑波 | D.印度班加罗尔 |
A.该工业城(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 |
B.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自发地在地理位置上相互接近 |
C.把生产上投入—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 |
D.在规划的用地上,建设基础设施,吸引投资者开办企业 |
A.科技力量强 | B.环境优美 | C.军事订货多而稳定 | D.高速交通方便 |
A.通信、商业贸易 | B.通信、交通运输、商业贸易 |
C.通信、交通运输 | D.交通运输、商业贸易 |
6.
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黄河金三角区”。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①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②黄河的便利水运 ③劳动力丰富廉价 ④科技、教育水平较高
A. ①②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小题2】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A. 大面积草场被占用,草场面积缩小
B. 就业机会减少
C.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加重
D. 对当地原有工业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发展

【小题1】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①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②黄河的便利水运 ③劳动力丰富廉价 ④科技、教育水平较高
A. ①②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小题2】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A. 大面积草场被占用,草场面积缩小
B. 就业机会减少
C.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加重
D. 对当地原有工业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发展
7.
日本人在培育西瓜时,将其放在一个透明的盒子里,成熟时就长成了方形。2013年7月,日本的方形西瓜以每个860美元(约合5 300元人民币)的价格在俄罗斯出售。在日本,该西瓜仅售80美元(约合490元人民币)。俄罗斯自产西瓜在半个月之后的8月1日前后上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方形西瓜在俄罗斯售价远高于日本,物流成本高是其原因之一,其主要运输方式可能是
【小题2】上市早也是方形西瓜在俄罗斯售价高的原因之一,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小题3】据报道,北极冰川覆盖面积正在减少,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为

【小题1】方形西瓜在俄罗斯售价远高于日本,物流成本高是其原因之一,其主要运输方式可能是
A.铁路 | B.公路 | C.海运 | D.空运 |
A.俄罗斯市场需求量大 | 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 |
C.日本的西瓜品种优良 | D.日本栽培技术先进 |
A.RS 、GPS | B.GPS、 GIS | C.RS 、GIS | D.GIS、 RS |
8.
【小题2】历史时期以来,南疆地区大部分城镇的迁移方向及其主要原因是( )
读南疆地区现代与古代城镇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
A.因洪水泛滥向山坡地带转移 | B.因资源开发向矿产丰富地区迁移 |
C.因交通线增多向盆地北部迁移 | D.因荒漠化范围扩大向河流上游迁移 |
9.
读我国某水果主产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水果可能是( )
【小题2】与图中西部主产区相比,东部主产区的优势条件是( )
【小题3】图中甲处大面积扩大该水果种植面积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

【小题1】该水果可能是( )
A.菠萝 | B.香蕉 | C.柑橘 | D.苹果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
C.技术水平高,交通运输便利 | D.政策支持,廉价劳动力丰富 |
A.利于区域化生产,形成规模效应 | B.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C.利于改良品种,提高产品竞争力 | D.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 |
10.
国际专业期刊发表的最新报告披露,印度尼西亚首度超越巴西,成为热带雨林消失最多的国家。2000年至2012年,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面积高达6万平方公里,约等于爱尔兰的国土面积。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①该区农民烧荒种植
②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
③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④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小题2】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
【小题1】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①该区农民烧荒种植
②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
③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④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①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