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练习2-6区际联系与协调展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110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首都钢铁厂1919年建设,原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改革开放后逐步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服务、贸易等多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材料二:首钢外迁转移方向示意图。

材料三:首钢外迁后,北京市政府为保护原厂区大量的设备、厂房等工业遗存,建成了我国第一家工业博物馆。
(1)上世纪八十年代首钢下属企业搬出北京市区的原因是什么?
(2)曹妃甸承接首钢整体搬迁,其有利的区位条件主要有哪些?
(3)首钢跨出国门,与秘鲁合作,会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4)首钢迁出北京市区后,原厂区规划建设成为工业博物馆,这样做有何地理意义?
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具体一点就提出了要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保定今后要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下图示意京津冀城市群分布。

材料二:保定西倚太行山,东有白洋淀,集山区、平原、湿地等多种地理地貌于一身,水、土地等资源条件较为充足。此外保定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人才支撑能力。保定市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该市原有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他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京广高铁和保津城际铁路,保定通达京津仅需半小时左右。
(1)分析北京进行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原因及由此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简述保定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有利条件,并分析本次承接过程中对保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
(3)据图说出京津冀地区特大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述该区域城市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水南调工程是将松花江流域的部分水量调往辽河,以补充辽河中、下游及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沿调水线地区用水的工程规划。松、辽两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可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促进我国东北地区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
(1)试分析辽河流域需从其他地区调水的主要原因。
(2)请简要评价该工程建设的条件。
(3)指出该工程建成后对沈阳的有利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