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地理必修三人教版章末综合检测卷:第四章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1101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8

1.综合题(共1题)

1.
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泛珠三角”简称“9+2”。“9”指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海南,“2”指香港和澳门。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化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造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泛珠三角”合作模式的创立,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的联系与协调发展。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可以向其他地区转移的产业有哪些?这对于产业转入地区的地理环境将产生哪些影响?

2.单选题(共6题)

2.
读我国两地区城市化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

甲地区城市化模式图

乙地区城市化模式图
【小题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小题2】对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属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B.乙地区属于开放驱动型的城市化
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3.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
【小题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  )
A.≥10℃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
4.

   近年来,通化市大力发展的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全市林业经济领域和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黄金”产业。下图为“通化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通化发展林下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
A.位于我国最大林区长白山区,森林资源丰富
B.地处中朝边界,对外贸易便利,市场条件优越
C.参、药、蜂、菌、菜、禽、畜等林下特产丰富
D.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林下产业科研水平高,基础好
【小题2】通化林下种植业与图中M区域种植业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
A.商品率较高B.机械化水平高
C.农场经营规模小D.水利工程量大
【小题3】通化林下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  )
A.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增加B.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
C.环境污染程度下降D.环境承载力有所上升
5.
读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我国某省三个年份GDP总值、三大产业构成表


【小题1】自1990年以来,该省(  )
A.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
B.始终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C.第三产业产值先升后降
D.环境承载力下降
【小题2】下列关于该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水平,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B.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问题逐渐突出
C.2008年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
D.2008年,该省城市普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6.
下图为广东省城市体系演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a、b、c三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B.b—c—a
C.c—a—bD.b—a—c
7.
下面为沿海不同省份工业结构比较表(单位:%)。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其他省份相比,福建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出路在于(  )
A.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B.加强重化工企业的建设
C.发展科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D.加速第二产业的发展
【小题2】下列关于促进沿海省份农村地区发展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B.鼓励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不回乡
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D.鼓励更多的农民迁入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