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图a)和瓦伦西亚、华沙两城市气候统计图(图b)”,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b所示甲图和乙图中,表示华沙的是________图。分析瓦伦西亚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3分)
(2)描述图a中A海峡两岸气候类型的特征;B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有哪些?(3分)
(3)图a中河流①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它是西欧航道网的主干,试分析该河流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3分)
(4)图a西部地区最著名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3分)


(1)图b所示甲图和乙图中,表示华沙的是________图。分析瓦伦西亚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3分)
(2)描述图a中A海峡两岸气候类型的特征;B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有哪些?(3分)
(3)图a中河流①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它是西欧航道网的主干,试分析该河流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3分)
(4)图a西部地区最著名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3分)
2.
读东南亚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主要原因。(4分)
(2)根据图中信息,说明印尼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2分)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在施工上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3分)
(4)我国某集团公司,预在苏门答腊岛投资建设大型新闻纸生产厂,试分析该项目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及可能带来的全球环境问题。(6分)

(1)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主要原因。(4分)
(2)根据图中信息,说明印尼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2分)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在施工上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3分)
(4)我国某集团公司,预在苏门答腊岛投资建设大型新闻纸生产厂,试分析该项目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及可能带来的全球环境问题。(6分)
3.
下图所示国家农业约占该国GDP的23%(2005年),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63.3%。近年来,第二、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2005年分别约占GDP的35%和42%,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是该国经济支柱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简述该国地形的主要特点。(2分)
(2)“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是该国经济支柱之一“,分析该国发展水电工业的主要条件。(2分)
(3)该国2000年前森林覆盖率曾达72.5%,但目前明显降低,试分析森林覆盖率降低的原因及可能引发的问题。(4分)

(1)简述该国地形的主要特点。(2分)
(2)“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是该国经济支柱之一“,分析该国发展水电工业的主要条件。(2分)
(3)该国2000年前森林覆盖率曾达72.5%,但目前明显降低,试分析森林覆盖率降低的原因及可能引发的问题。(4分)
2.单选题- (共6题)
4.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小题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小题3】从甲国最大港口(鹿特丹)至上海港,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 B.光热、降水 | C.风向、地势 | D.地形、河流 |
A.水土流失 | B.沙尘暴 | C.土壤盐碱化 | D.洪涝灾害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②①④③ |
5.
2011年1月7日下午,中国石油东南亚管道有限公司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与下图中城市①所在国家签署了原油码头运营战略框架协议。该原油管道设计能为2200万吨/年,天然气管道输气能力为120亿立方米/年。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工程的修建有利于我国从以下哪些国家进口能源()
①伊拉克 ②利比亚 ③委内瑞拉 ④澳大利亚 ⑤智利
【小题2】下列对城市①所在国家概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3】城市①所在国家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但1987年12月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为发展经济,该国应该()

【小题1】该工程的修建有利于我国从以下哪些国家进口能源()
①伊拉克 ②利比亚 ③委内瑞拉 ④澳大利亚 ⑤智利
A.①② | B.②③ | C.④⑤ | D.①⑤ |
A.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以高原为主 |
B.山河南北纵列分布,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
C.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范围广,全年高温多雨 |
D.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战略位置重要 |
A.大规模砍伐森林,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保障粮食供应 |
B.制定人口迁移计划,把北部内陆的人口大量迁移到南部沿海 |
C.充分利用该国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优势,积极吸引国外相关企业移入 |
D.降低工业用水份额,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海水淡化技术 |
6.
读图,回答题。

【小题1】有关①②两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②图所示湖泊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明显萎缩。下列关于湖泊萎缩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有关①②两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
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 |
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
D.①区域城市群形成的最重要物质基础是区域内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 |
A.湖泊水面减小,导致当地气温日趋升高 |
B.湖泊数量减小、面积减小,容易引发旱灾 |
C.湖泊水面减小,使得湖泊对气候的调节功能减弱,温差加大 |
D.湖泊萎缩,汛期蓄洪能力下降,加剧了当地的洪涝灾害 |
7.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所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 |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
C.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 |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第一大酸雨中心 |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
C.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
8.
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推进城市规划一体化,努力构建世界级城市群,据此并结合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工业区是
【小题2】珠江三角洲工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政策和区位优势完全丧失 ②交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运输需要 ③工人的工资水平提高 ④能源短缺,能源价格上涨 ⑤产业升级投入大

【小题1】与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工业区是
A.美国硅谷、辽中南工业区、英国中部 |
B.班加罗尔、浙江温州、珠江三角洲 |
C.日本九州岛、意大利的中部、德国鲁尔区 |
D.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①政策和区位优势完全丧失 ②交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运输需要 ③工人的工资水平提高 ④能源短缺,能源价格上涨 ⑤产业升级投入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③④⑤ |
9.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3.选择题- (共8题)
13.锰酸锂(LiMn2O4)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工业上利用软锰矿浆吸收含硫烟气(SO2 和O2)制备锰酸锂,生产流程如图1:


已知:①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少量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
②软锰矿浆在吸收含硫烟气的过程中酸性逐渐增强.
③部分氢氧化物沉淀相关的溶液pH如表一:
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Al(OH)3 | Mn(OH)2 |
开始沉淀 | 2.7 | 7.6 | 3.4 | 7.7 |
完全沉淀 | 3.7 | 9.6 | 4.7 | 9.8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